心脑血管意外: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
尽管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心脑血管意外仍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胁。据统计,即便经过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仍有超过一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无法完全自理,这无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午睡这一环节。
午睡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既是休息的好时机,也潜藏着一定的危险。据《健康生活报》报道,瑞典学者对午睡人群的研究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比不午睡者低30%。这是因为午睡能让心血管得到片刻的休息。
午睡并非对所有的心脑血管病人都是安全的。德国学者的研究警告了三类特定人群:体重超标20%的人、血压过低的人以及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经常感到头晕的脑血管病患者,他们的午睡需要特别谨慎。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饭后午睡可能会带来危险。因为此时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饱餐后血液会大量涌向消化器官。这种情况下,皮肤、消化道与大脑的血液争夺,可能导致午睡中发生脑梗塞。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建议将午睡时间改在午饭前,进行30分钟的小睡。这个短暂的小憩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消除疲劳,其效果甚至超过饭后两小时的午睡。
那么,心脑血管病人在午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睡眠姿势应以头高脚低侧卧为宜,这样可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防止打鼾。避免坐着或伏案打盹,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起床前可以在心前区和胸部进行5~10分钟的自我按摩。下床后应立即喝一杯白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人在睡前应避免服用降压药。因为人体在入睡后的血压会比睡前下降20%。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形成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中风。
心脑血管病人在午睡时需要格外小心,既要充分利用这一休息时机,又要避免潜在的危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午睡真正成为心脑血管病人的健康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