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卫院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服用强效制酸剂可能会减少胃酸分泌,这一变化可能增加肠胃道感染的风险。对于这一发现,专家提醒广大民众,遇到胃痛等问题时,切勿自行购买胃药服用,应先就医检查,待医生确诊后按指示剂量服药。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肠胃道感染尤为关键。专家建议,预防胜于治疗,民众应注意饮食卫生。在食物处理方面,生熟食必须严格分开处理,肉类、蔬菜等食材应煮熟后再食用。
不少民众为了缓解胃痛、胃不适,常常自行购买制酸剂服用。对此,国卫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的助研究员郭书辰表示,为了降低服用制酸剂可能引发的肠胃道感染风险,民众应谨慎使用。若症状消除,应立即停用制酸剂;若症状未缓解,则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郭书辰还特别提醒,服用制酸剂的民众更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他强调,一些日常习惯可能导致肠胃道感染风险的提高。例如,家庭主妇在解冻肉品时,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解冻,因为室温下细菌容易滋生。他建议将肉品放在冷藏库解冻或利用微波炉快速解冻。从冰箱拿出的食物不宜直接微波炉加热后食用,因为可能出现食物外部热而内部仍然冷的情况,食用后也可能引发肠胃道感染。一定要确保食物均匀加热后再食用。
针对国卫院的研究,基隆长庚医院的副院长简荣南表示,胃酸在到达十二指肠后通常会被中和,肠道环境偏碱。是否如研究所示服用制酸剂会增加沙门氏杆菌肠道感染风险,还需深入研究。简荣南强调,胃药、制酸剂不应随意服用。对于一些因压力出现胃痉挛的年轻女性,服用胃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建议民众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此文《胃药需慎服 症状消即停用》由网友『伊人月下』至本站。请大家在研读此文时自行判断其真实性和适用性。如感到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站长联系处理。同时提醒广大读者,文中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自行用药,如遇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