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不仅是帕金森病的预警
当我们提及手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帕金森病。手抖并非仅此一种病因。手抖,究竟是哪种疾病的预兆呢?让我们来一竟。
手抖作为一种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其中有六种疾病尤为常见,它们分别是: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戒断症状、生理性肢体震颤以及癔病性震颤。
1. 帕金森病及综合征:
中老年朋友若出现一侧手脚无法控制的抖动,伴随肢体僵硬、动作减少以及行走不稳等症状,尤其是出现“搓丸样”动作,即拇指与食指每秒3-4次的对合动作,应高度怀疑是否为帕金森病。
2. 特发性震颤:
此病症在家族中较为常见,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病,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主要表现为在做动作或活动时双上肢出现震颤,静止时则减轻或消失,可能还伴有头部、声音、下肢等其他部位的震颤。
3. 甲状腺功能亢进:
除了手抖症状外,如还伴有多食、消瘦、多汗、心跳快、容易发脾气等症状,那么考虑甲亢的可能性较大。这需要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确诊。
4. 酒精戒断症状:
长期大量饮酒后,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肢体抖动的情况。这种抖动多为全身性,并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异常等表现。
5. 生理性肢体震颤:
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幅度小、快速的无规律双手抖动,这种抖动多在静止时出现。当原因消除后,手抖也会消失。有趣的是,在饮酒后也可能出现手抖的情况。
6. 癔病性震颤: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到发抖”。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在受到不良事件刺激后,会出现一种发作性的肢体抖动,当情绪平复后,抖动可自行减轻或停止。
除此之外,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如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以及大脑损伤等)、药物副作用等疾病时也可出现手抖的情况。
手抖可能是多种疾病的预兆。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手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