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夜晚,有些人躺在床上,如同煎锅里的鱼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或许你会回想起那些关于“睡前吃香蕉、喝牛奶可助眠”的传闻。在我们急于寻求安眠之际,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健康常识。精神科医师黄伟俐在其新书《失眠勿扰用对方法,找对医师,从此远离》中提到,睡前吃某些食物,可能会适得其反。
食物中有些成分是胀气的来源,吃下后会在体内产生胀气。比如香蕉、地瓜和洋葱等多糖类食物,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胀气。对于许多亚洲人来说,由于乳糖不耐症的比例较高,乳制品中的乳糖也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导致腹胀、腹泻等问题。睡前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影响睡眠质量。
虽然网络上流传着“睡前吃香蕉能帮助睡眠”的说法,因为香蕉富含色胺酸,能够转化成脑中的抗忧郁化学物质5HT。但实际上,色胺酸并不能直接促进睡眠。更何况,香蕉中的色胺酸含量并不多,其影响也有限。我们不应盲目相信食物助眠的说法,而应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拥有良好睡眠质量的人来说,睡前两小时是一段至关重要的时间。在这个时段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刺激性的活动,如工作、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或手机使用等。这些活动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使得脑细胞无法进入放松状态,从而影响睡眠。我们需要把握睡前两小时的黄金时段,让大脑“下班”,为良好的睡眠做好准备。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临失眠问题。台湾失眠人口众多,甚至超过了台北市民的数量。许多人错误地应对失眠问题,导致恶性循环。药物滥用问题也日益严重。黄伟俐医师提醒我们,改善睡眠质量并非依赖药物或错误的方法,而是需要培养睡前好习惯。我们应该正视物滥用问题,寻求正确的方法改善睡眠品质。
正如黄伟俐医师所说,“世界越快,心则慢;夜晚越深,灯则暗;事情越杂,人则松。”让我们在睡前调整好心态和生活习惯,让大脑“下班”,享受一夜好眠。在面对失眠问题时,我们应该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了解正确的助眠方法,远离的依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失眠的困扰,拥有健康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