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署立嘉义医院心血管中心引进了先进的医学中心等级仪器血管内超音波及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技术。这两项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心血管检查,并可以弥补传统心导管检查时的不足。
署立嘉义医院的孙德光医师强调,血管内超音波及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技术是现代心血管医学的两大重要突破。血管内超音波能够深入血管内部,以超音波的方式呈现血管的内部结构和状况。这一技术可以协助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减少支架再狭窄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传统的心导管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局限性,难以准确判断血管内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在血管阻塞率为40-50%的情况下,或是动脉硬化堆积均匀时,心导管影像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而血管内超音波技术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它能够通过检查冠状动脉血管壁及粥状斑块的特性,测量血管内径大小及截面积,从而准确侦测早期的血管病变。这对于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技术则是一种高科技的压力测量技术。它通过一种特殊且极细小的导线进入冠状动脉血管,测量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处前后的压力比值,即FFR值。当这个数值偏低时,表明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已经导致血流量不足,进而引起心脏缺氧。这时,医生可以通过气球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缺氧的状况。
综合这两项检查信息,医生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确定血管狭窄的范围、长度以及血管壁的大小,并选择最佳尺寸的支架。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支架置放后的效果,还能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这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署立嘉义医院的引进的这些先进技术,无疑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下,我们相信,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将会涌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