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的奥秘:为何憋尿会引发炎症?
深藏于我们体内的膀胱,一旦遭遇炎症的侵袭,便引发了膀胱炎。这一病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特异性的感染主要指的是膀胱结核。而非特异性的感染则是由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发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男性因为怕冷而养成了憋尿的坏习惯,而膀胱炎往往正是因此而引发的。那么,为何憋尿会导致膀胱炎呢?
长时间的憋尿行为,会使膀胱承受过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使膀胱壁肌肉纤维化,还会使膀胱扩张的阻力变大,导致可充盈的尿量减少。由于尿液在膀胱中的滞留时间过长,带有大量细菌的尿液会回流到膀胱,从而引发膀胱炎。
如果你经常憋尿,会导致膀胱肌肉无力。这种情况会使膀胱在排尿时不能完全排空,残留的尿液中的细菌会繁殖滋生,从而增加诱发膀胱炎的几率。频繁的排尿会破坏原本的排尿习惯,使膀胱的褶皱部分无法得到完全充盈尿液的冲洗。膀胱是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弹性肌性囊袋,频繁地上厕所会使膀胱本身变小,失去贮存更多尿液的功能。我们应当适当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如果大量喝水,最好1小时左右排尿一次;如果进水量少,2至3小时一次是比较合适的。
除了上述原因,膀胱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时尿道有灼烧感等症状。对于膀胱炎的调理,患者首先要避免导尿、尿路器械性检查等创伤性外科检查,因为这些检查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膀胱炎反复发作,患者需要检查尿道口附近是否存在感染病灶,如肛周炎、前列腺炎等。一旦找到病灶,要及时彻底进行抗菌治疗。如果膀胱炎继续反复发作,患者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B超、腹部平片、泌尿系统上行、下行造影、CT、膀胱镜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膀胱颈狭窄、膀胱颈硬化、前列腺增生、尿道返流等。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而憋尿是引发膀胱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憋尿,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