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严峻时期的上海静安区,一则关于物价管理的警情引起了广泛关注。警方近期破获了一起涉及哄抬物价的非法经营案件,涉案人员高某,一名中年男子,42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悉,自疫情爆发后的四月中旬开始,高某利用非法手段租用他人的食品经营执照,并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店铺。他大量囤积了青菜、鸡蛋、鸡、鸭等日常食品,在物资紧缺的特殊时期,借机大幅加价销售。据调查数据显示,短短的时间内,他的销售额竟然高达惊人的175万元,非法获利约达150万元。
高某的行为引起了市民的愤怒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在接到市民举报和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的线索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高某利用囤积居奇的手法,将原本价值仅约25万元的食品以高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这一恶劣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给已经紧张的物资供应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警方高度重视此事,于4月18日在陕西南路某小区迅速采取行动,成功查获了高某的囤积的食品原料及销售窝点。目前,高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起案件的侦办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针对这起案件,上海警方明确表示,对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警方将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坚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秩序和市民的合法权益。警方呼吁广大市民共同监督,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这起案件的侦破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广大商家要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利用特殊时期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也呼吁广大市民保持警惕,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