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炎有什么特点?

健康管理 2025-04-18 17:26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在孩童的世界里,肝脏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小儿的肝脏相对较大,血供丰富,拥有强大的肝细胞再生能力。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于入侵的肝炎病毒,小儿的免疫系统更易于产生免疫耐受。

婴幼儿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后,很容易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约40%~70%的婴儿因此成为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而在3岁以前,通过水平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幼儿占比也达到了20%~30%。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更容易受到丁肝病毒的感染,从而使肝病加重,更容易向肝硬变和肝癌转化。

婴儿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黄疸型为主,病程较短,消化道症状明显。6个月以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高热、重度黄疸、肝脏缩小、出血、烦躁、抽搐、肝臭是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而在年长儿童中,肝炎多以轻型、无黄疸型或亚黄疸型为主,起病较为隐匿,往往是在入托或体检时才发现。

在婴幼儿肝炎的病原中,巨细胞病毒感染占首位,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儿肝炎特征在于,1~3月龄的婴儿占比较大,黄疸的出现多在生理黄疸消退之后。隐匿性起病的情况也较多,男婴更为多见。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消退缓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也较为常见,但多以低酶为主。并发症较多,伴发肺炎的情况占比较大。但及时治疗的话,预后较好。

小儿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高峰年龄在5~9岁,而抗体阳性率的高峰则在10~15岁。小儿肝脏中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与成人相近,但乙肝e抗原的表达明显低于成人。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会出现肝外系统表现,特别是肾损害,皮肤上也常出现痘疹样皮疹。

对于小儿肝炎的治疗,休息和营养是关键。孩子们天生好动,但一定要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可以通过讲故事、听广播、看电视、做气功等方式让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饮食上,应提供易消化吸收、富于营养和色香味美的半流食,以提高小儿的食欲。当食欲恢复后,要控制进食量,避免伤及脾胃,影响肝脏的康复。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