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用淡盐水送服补药降燥灭火

健康管理 2025-04-18 12:48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夏日炎炎,中药的熬制与存储需格外留心。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对药材的效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若未能妥善处理,辛勤熬制的中药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甚至可能因滋补不当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在药材煎煮前,适当的浸泡是提升药效的关键。不同的药材因其特性不同,浸泡的时间也有所区别。如红花、鱼腥草等花草类药物,只需浸泡15至20分钟,而浙贝、淮山、法半夏等根茎类药材因富含淀粉,需稍长的时间进行浸泡。对于动物类药材如乌蛇、土鳖虫等,由于其质地较坚硬,需要更长时间的浸泡。在遵循各类药材的浸泡时间的还需兼顾大多数药材的特性。按季节来说,春秋季药材的浸泡时间通常在30至60分钟之间,而冬季则不宜超过60分钟。夏季由于高温潮湿,药材容易变质,因此浸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煎煮后的药材存储同样重要。在高温潮湿的夏季,药材易生虫、受潮,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对于人参等贵重药材,应用宣纸包裹后置于米缸内存放,以防发霉变质。而小包药材可放置在通风阴凉处,新鲜药材和动物类药材则建议单独包好放入冰箱,以避免药效受损和与其他食物产生异味。值得一提的是,夏季药材的存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

关于服药的方式,有些人认为夏天吃中药容易“上火”。实际上,药物的性质分为寒、热、温、凉四种,并非所有药物都会导致上火。在炎热的夏季,服用滋补类药物如乌鸡白凤丸确实容易引发“上火”现象。可以选择用淡盐水送服药物,以缓解“上火”症状。

夏季人们喜食冷饮或冰镇瓜果、饮料,服药者需特别注意避免与药物相冲突。体质虚寒者服用温补药物时,应避免食用冷饮;而体质燥热者在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时,也需适量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以防“凉过头”。

在炎热的夏季,从药材的煎煮到存储、服药方式及饮食配合等方面均需特别注意。只有妥善处理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中药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滋补养生的目的。

上一篇:五个操作简单又实用的瘦身动作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