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常常被人们俗称为“烂脚”。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杨华章教授指出,其成因复杂,除了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还包括神经病变以及抗感染能力的下降。由于双脚位于肢体的远端,血液循环较差,因此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
令人震惊的是,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截肢风险是正常人的四倍。每过30秒,就有一例糖尿病足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截肢后,患者的寿命将受到严重影响,近七成的患者在五年内不幸离世。而超过八成的截肢患者,其最初病因都是足部溃疡。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的分级制度详细分为五级,从无明显症状的0级开始,一直到足部大部分或全部坏疽的5级。这些症状的出现,为糖尿病足患者敲响了警钟。
那么,如何识别糖尿病足的征兆呢?间歇性跛行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由于血液循环不足,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感到下肢麻木乏力,甚至伴有疼痛。稍作休息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下肢间歇性疼痛也是病情发展的表现。当从初期的麻木乏力发展为刺痛或疼痛时,说明糖尿病足已经发展到了中期。即使在不行走的情况下,也会感到下肢疼痛,夜间疼痛尤为剧烈。足部溃疡腐烂也是糖尿病足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呢?合理的饮食是重中之重。患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一日三餐。保持足部卫生也是关键,每晚用温水泡脚后,要保持趾间清洁干燥。修剪趾甲时,切勿剪得过短,并定期检查足部有无外伤、鸡眼、水泡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挑选大小适宜、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皮鞋。平时也要注意足部保温,可穿厚软的羊毛袜保暖,适当按摩患肢及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活动受限的人,需要定时更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期受压迫。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巨大影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是应对糖尿病足的关键。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远离糖尿病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