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结束后,常常会留下一些剩余的碎骨。这些碎骨对于一般患者而言可能被视为医疗废弃物,但对于那些患有骨癌、骨肉癌等疾病的病患来说,它们却是宝贵的救治资源。这些剩余的碎骨可以用于填充和支撑因癌细胞侵蚀而受损的骨骼。在以往的异体骨头移植手术中,使用旧式骨碎片存在一些问题。医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这些骨头,而且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感染。
台北荣总医院骨科部的一项创新为这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们研发出了新一代的海绵骨碎片,让异体骨头移植手术变得更加安心。这种海绵骨碎片是由骨骼肌肉肿瘤治疗及研究中心的陈威明主任及其团队研发的。
台北荣总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大小介于5-10mm的第一代海绵骨碎片。这些骨碎片被分为五种规格,包括2.5cc、5cc、10cc、20cc和30cc,以方便医师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选择。这些骨碎片在术中解冻后,可以立即使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感染的风险,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这种海绵骨碎片主要用于填补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如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松脱、骨溶解、炎和骨肿瘤等。一位因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而接受海绵骨碎片移植的37岁女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证明了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价值。这种骨碎片的成功研发和使用也离不开团队的精心制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他们开发出一套清洗流程,能有效清除捐赠者的血水及油脂高达80%以上。为了确保患者的使用安全,每一包海绵骨碎片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和品质检测。异体骨头的捐赠和移植是一种传递爱心的行为。台北荣总骨头组织库参照国外组织库的规格和标准,提供更安全、更高品质的异体骨头供移植使用,提升了国内移植用人体组织的品质与卫生层次。相较于国外类似产品的高昂价格,国内的海绵骨碎片不仅品质优良,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来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让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