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在截至日期拥有超过2189万常住人口,其中老年人口占比近五分之一,显示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为了响应并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积极推进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据“健康北京”公众号报道,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其他六部门共同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的目标明确,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每个区域都将至少设立一所安宁疗护中心,提供至少50张床位,为有住院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宁疗护服务。全市范围内,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数量将超过1800张。安宁疗护服务是一种主要针对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的服务,目的在于为其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全面照顾及人文关怀,旨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他们能够安详且有尊严地离世。
安宁疗护中心主要服务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整合医学模式,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为了满足不同的患者需求,北京将建立多元化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以社区和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这意味着北京将通过转型、新建或改扩建等形式来发展安宁疗护机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安宁疗护机构的设立,以形成规模化、连锁化的服务机构。对于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来说,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服务也是受到支持的。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对于价格政策方面也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对于营利性医疗机构来说,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安宁疗护服务的收费标准和内容。而对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如果是属于医疗服务的部分则按现有项目进行收费;如果是关怀慰藉等非医疗服务部分,收费标准则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这样的政策能够更好地激发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实施方案》还鼓励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安宁疗护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