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糖色素中的甲基咪唑:台湾可口可乐面临致癌质疑
台北市议员高嘉瑜揭露,台湾可口可乐产品中的焦糖色素成分甲基咪唑(4-MI)含量超标,引发民众对健康的担忧。这一消息如同涟漪般扩散,引起广泛关注。
高嘉瑜指出,焦糖色素常被用于可乐、沙士等饮料的制造中,而其中的甲基咪唑(4-MI)是这种色素制造过程中的一种衍生物。早在去年年初,美国的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就警告称,实验显示,4-MI在老鼠身上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检测数据显示,台湾市场上销售的某些可乐产品中的甲基咪唑含量远超美国标准。议员们担忧地指出,当前的标准似乎过于宽松,使得业者没有动力更改配方。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美国,当科学中心发现类似问题后,可乐公司迅速采取行动更改配方以降低含量。但为何在台湾,同样的产品却似乎缺乏类似的改进措施呢?这引发了民众对业者是否为了利益而忽视消费者健康的质疑。
议员们批评称,台湾的可乐公司没有主动公开甲基咪唑的含量数据,也没有像美国那样迅速调整配方。议员们要求卫生福利部门制定更严格的甲基咪唑规范标准,以保护民众健康。他们也要求可乐公司立即更改配方并加注警示标识,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商誉和消费者的信任。
对此,卫生局回应称,目前市场上的可乐产品是按照欧盟标准生产的,并且符合食品添加物的相关法规。但由于相关法规尚未正式公告实施,因此无法强制要求厂商提供配方进行检测。尽管如此,他们表示会持续与厂商沟通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台湾可口可乐公司则发表声明回应质疑,声称其生产的焦糖色素完全符合台湾现行法规及规定。为消除民众疑虑,他们正与焦糖色素供应商合作调整生产流程以降低甲基咪唑的含量。预计这一改进将在XXXX年上半年完成。但消费者对于是否应继续消费此类产品仍然存在疑虑和担忧。他们担心即便是调整后的产品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一事件将继续受到公众的关注直到找到明确的答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