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消费警示:聚焦老年养生市场乱象
一、介绍高额消费案例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欺诈事件屡见不鲜。例如,上海的李阿姨在“元臻堂”足浴店一年内消费近300万元,其中部分项目声称拥有神奇功效,如“激活肾细胞”“排毒养生”等。店员甚至虚构中医背景,谎称能通过“经络排毒”治疗其重度抑郁症,承诺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享受虚假优惠。无独有偶,西安的葛姓老太在“御康嘉”养生馆也遭遇了高价消费陷阱,包括“苞谷灸”“淋巴排毒”等项目。技师以健康恐吓话术逼迫老人消费,甚至诱导借贷支付费用。
二、常见诱导套路
在这些案例中,欺诈者常常采用三大诱导套路。虚假治疗承诺,宣称足浴、按摩等非正规医疗手段能治愈慢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虚构优惠活动,以积分返现、终身养老等名义诱导老年人长期充值。采用恐吓式营销,通过捏造健康危机迫使老人消费。
三、法律与监管现状
对于这类消费欺诈行为,法律已给予严厉打击。例如,在上海案例中,虚构产品功效、伪造身份等行为已被定性为诈骗,主犯已被依法判处刑罚。监管仍存在一定难点,部分商家为逃避责任,频繁更换经营主体和门店名称。
四、向老年人发出风险提示
面对养老市场乱象,老年人需提高警惕。在涉及大额消费前,应与家人充分核实,避免被欺诈。保留消费凭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市场监管或公安部门举报。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关注老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让老年人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期望。
(注:以上所述事件细节均来源于已公开报道,案件处理仍在进一步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