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层面的复杂性与跨国维权的挑战李子柒维权困境
在法律的大舞台上,李子柒的维权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从法律适用层面的复杂性来看,根据《著作权法》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法律主要保护具体的表达形式,如视频的画面、台词和音乐,而对于创作思想或主题则给予相对较少的保护。
越南博主若在题材、风格、镜头语言等纯粹的思想层面模仿李子柒,在法律上难以直接认定为侵权。但若双方的视频在具体表达,如场景设计、人物造型、镜头切换等方面存在大面积雷同,就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但这样的判定需要逐帧比对相似性,举证成本高且专业性强,无疑增加了维权的难度。
再来看跨国维权的现实障碍。李子柒维权必须依据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双边协议,然而不同国家对著作权的保护标准存在差异。跨国诉讼面临的管辖权、法律适用和执行难等问题,犹如一道道坎,使得维权之路坎坷不平。更何况,越南博主在海外平台发布内容,更是增加了证据固定、侵权行为认定和赔偿追索的难度。
行业与司法实践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类似的案件中,创作思想与表达边界的模糊性常常导致争议。例如,李子柒视频中的“老奶奶”“田园厨房”等元素,究竟属于思想还是表达,需要结合具体细节进行个案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即使认定侵权,维权成本(时间、经济)与潜在收益(赔偿金额)可能不成正比,这也影响了权利人的维权意愿。
李子柒的维权之路需要突破法律适用的模糊性、跨国司法协作的不足以及举证门槛高等多重障碍。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胜诉率低且周期长。这不仅是对李子柒个人权益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内容创作行业维权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