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自2023年7月起,在急诊科门口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展示区域野生毒菌展示柜。该展示柜的设立,旨在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举措的相关细节。
展示柜中展示了云南常见毒菌的模型。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作了包括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品种的毒菌模型,共计24至30种不等。这些模型生动还原了野生毒菌的真实形态,为公众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展示柜旁还附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编制的毒菌图谱及科普海报,帮助公众更好地识别有毒菌类。
这一展示活动的设立,有着多重目的。它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对于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本地区的市民,展示柜提醒他们避免误食有毒的野生菌。特别是一些云南本地人,虽然明知有些菌子可能有毒,但仍存在食用风险。医院尝试通过创新的方式宣传和教育公众。相比传统的图谱宣教,采用模型展示的方式更加直观、易于被公众接受。
实施以来,该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中毒高发期(7月至8月),医院急诊科每天约接诊10例菌中毒患者,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和游客。展示柜也引起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极大关注。他们纷纷驻足观看、拍照,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这一信息。许多网友评价这一举措“很云南”,并自发传播“展柜上的菌子千万别吃”的提醒。
这一措施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野生菌中毒的安全意识,还结合地域饮食文化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了安全知识。它成为云南地区在防范野生菌中毒方面的特色实践案例,展示了医院对公众健康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行动。通过直观的展示和教育,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为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