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随着春风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开始复苏,乘机侵入人体。春天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注意“三春”各不同。
在早春时节,气温乍冷乍热,冬寒复辟,风邪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我们要加强保暖,注意防风,“春捂”一段时间。对于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寒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需特别加强防范。春节过后是甲肝的高发季节,我们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仲春时节,随着气候逐渐转暖,人体常会出现春困现象。这时,我们要从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排遣困倦。春暖花开时,空气中飘浮的花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既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应尽量避免出门。人体的皮肤也会受到暖风的刺激,引发各种皮肤病,需要我们加强对皮肤的保护。
晚春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常会发生化脓性皮肤疾病。这时,我们可以适当饮用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以防体内积热。要增加黄绿色时令水果的摄取,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少食辛辣大热之品。夏天临近时,细菌开始大量繁殖,我们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严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但也是一个疾病易发的季节。我们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运动等,加强养生保健,保持身体健康。在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的也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健康状态,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