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这一日,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以表达喜庆之情和对先人的敬意。下面就来欣赏几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吧。
一、《六幺令天中节》苏轼笔下描绘的端午节盛景,仿佛带我们穿越回南宋,亲身感受那浓厚的节日氛围。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一幅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乙卯重五诗》中,陆游展现了南宋乡村端午的传统习俗。山村美景与插艾、分食粽子的欢乐情景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接下来,《竞渡诗》中卢肇描绘的唐代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更是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那冲波突出的气势,跃浪争先的激情,仿佛让人也置身于那热闹的赛事之中。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借端午艾草寄托家国情怀,表达出孤寂与坚贞的情感。而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则记录了唐代宫廷端午赐衣的礼制,体现了节日的恩典。
边贡的《午日观竞渡》抒发了明代诗人对屈原精神的追思。云旗猎猎,雷鼓嘈嘈,屈子的冤魂和楚乡遗俗仿佛都留在了一片碧波荡漾之中。
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则通过女子缠彩线、挂符的细节展现了祈福风俗。而张耒的《和端午》则通过龙舟竞渡表达对屈原的深切哀悼。
《端午》一诗中,文秀直指端午与屈原的关联,叹惋历史悲剧。而贝琼的《已酉端午》则以风雨晦暗隐喻时局,抒发孤高心境。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美好场景,更融合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它们涵盖了唐、宋、元、明四朝,兼具民俗价值与文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端午节。这些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