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通化高考状元(通化一中2019高考)

健康管理 2025-04-11 19:25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这是一名军人的荣耀时刻。

那天,海上雾气弥漫,南昌舰的前甲板上,一名军人身姿挺拔,站得笔直。在他身后,国旗随风飘扬。尽管视线模糊,他依然睁大眼睛,坚定凝视远方。他知道,远方的家人正在电视前注视着他,全世界都在关注他和他的战舰。

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的海上阅兵活动中,我国第一艘“万吨大驱”南昌舰首次亮相。于景龙,第一次以南昌舰舰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常年的海上生活使他的肤色变得黝黑,在白色军装的映衬下,他的皮肤如同氧化的金属,散发出别样的光彩。此刻,他挺立在威武的南昌舰上,成为这艘巨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帧画面都值得永久珍藏。在无人机航拍的镜头里,南昌舰上的官兵像小黑点一样,融入浩渺的海天之间。于景龙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笑着说:“站在前甲板上的第二个人就是我。”

浪花在船舷上打着旋儿,融入大海。在人群中,于景龙从来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在“万吨大驱”南昌舰上,他犹如一朵小小的浪花,汇聚成推动巨轮前行的力量。

南昌舰上有数百名舰员,人民军队有百万官兵。当一朵朵时代浪花汇聚在一起,它们形成的力量足以推动南昌舰、人民海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乘风破浪前行。

阳春三月,长江尽头,工人们正在为南昌舰刷上舷号“101”。站在码头上,于景龙注视着浅灰色舰艏侧面白色的“101”,心绪澎湃。这个舷号不仅烙印在舰上,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几天后,他特意申请了一个尾号为“101”的手机号,以此纪念这一特殊时刻。

在南昌舰泊地几十公里外的青岛海军博物馆,陈列着另一艘舷号同样为“101”的退役军舰“鞍山号”。66年前,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在青岛成立,“鞍山号”正是首批两艘战舰之一。作为海军水面战舰“四大金刚”之首,“鞍山号”的功勋卓越。于景龙在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时,“鞍山号”已经退役十年。但当他登上这艘曾经的人民海军旗舰时,他无法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在新一代101舰上服役。如今南昌舰传承了“101”这一光荣舷号它不仅是一艘普通的军舰更是人民海军驱逐舰中的骄傲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拥有强大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海军的装备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南昌舰的前甲板上于景龙和他的战友们知道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以确保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装备跨越式发展带给舰员们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于景龙和战友们深知要想在实战中驾驭多种先进武器他们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甚至更多射击理念实战模拟射击纪录训练纪录这些是他们平时热衷的话题和追求的目标讨论中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射商的概念对官兵射击品质与素养进行综合评价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背后蕴含着他们对军事技术的深入理解和不断的精神这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更是对荣誉和使命的坚守在这名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毫不畏惧的勇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荣耀时刻在南昌舰的会议室中,一幅充满力量的画作引人注目,上面八个大字“驱涛万里,伏波安澜”犹如战士们的誓言。这些誓言的实现,离不开像南昌舰这样的先进战舰,更离不开那些勇于挑战自我、争做先锋的海军官兵们。他们,是守护海洋安宁的坚定力量。

于景龙,一个从长白山麓的小镇走出来的海军军官,他的故事就像一朵浪花遇见了大海。当他第一次看到那艘在蓝色大海上划出一道白线的军舰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对于从未见过大海的他来说,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于景龙的家乡,远离大海的怀抱,但大海的魅力始终吸引着他。小时候,他从未敢在造句中使用“波澜壮阔”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大海,但心中对大海的向往却从未减少。如今,他已经走过了多个大洋,足迹遍布全球。尤其是也门荷台达港的那次撤离任务,让他深刻体验到了战舰的使命与责任。

他的日志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从第一艘护卫舰开始,到更先进的潍坊舰。他不仅是战舰上的炮手,更是每一次任务的参与者、决策者。在沧州舰上的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能够在更先进的战舰上担任重要职务。中俄“海上联合-2015”演习中的抢修任务,展现了他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临危不惧的魄力。

于景龙的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哥哥于景臣。作为他的榜样,哥哥一直激励着他前行。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哥哥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造福一方。对于景龙来说,哥哥的存在是他前行的动力之一。

当南昌舰第一次出海试航时,于景龙站在醒目的“101”白色喷漆上,眼前的无边大海让他心生敬畏。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的手有些颤抖,因为他知道,这是赋予战舰生命的舞台。他和战友们已经等待了太久,而南昌舰也已经跃跃欲试。站在这里,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这是他的名字被赋予在南昌舰上的时刻,也是他用行动回报祖国的时刻。他说:“祖国用第一为我命名,我用第一来回报祖国。”这是他最郑重的誓言。在这个时代里,他们这一代海军官兵将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海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海军军官于景龙的故事,一名忠诚、坚定,并富有牺牲精神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南昌舰、对党和军队的承诺,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承诺。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与坚守,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体现了中国海军新质战斗力生成背后的无数追求卓越、默默奉献的海军官兵的精神风貌。

于景龙,一个拥有军人、舰员双重身份的他,在签名那一刻,三种身份叠印在一起,展现出他对南昌舰的坚定承诺。这块珍贵的钢板,是战斗英雄李楚群赠送给南昌舰的,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战斗历程。于景龙接过这块钢板,意味着接过了一种责任,一种对胜利的执着追求。

他在海上漂泊了14年,在3艘战舰上服役,打过千余发实弹,培养出7个优秀的部门长。尽管他身负重任,但家庭对他来说同样重要。他的双胞胎女儿已经8岁了,但他只陪伴她们度过了少数几次生日和春节。他的付出与坚守,背后是对军人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崇高信仰。

南昌舰,作为055型驱逐舰的首舰,是于景龙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汗水守护的战场。每一次训练任务,每一次靠泊码头,都是对战士们素质与意志的考验。于景龙很少上岸,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舰上度过,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南昌舰的热爱和承诺。

在南昌舰的通道墙壁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祖国用第一为我命名,我用第一来回报祖国”。这是于景龙和他的战友们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强大。他们的故事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海军新质战斗力生成背后的力量源泉。

于景龙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他无数像他一样追求卓越、默默奉献的海军官兵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大海,他们是祖国的骄傲和自豪。站在南昌舰的甲板上,于景龙动情地说:“南昌舰注定走得很远,我会用青春陪伴它。”这句话也道出了所有海军官兵的心声。他们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陪伴着南昌舰走向更远的地方,守护着祖国的海洋领土。流产网在此祝愿所有像于景龙一样的军人前程似锦、事业有成!同时感谢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让我们了解这些英雄的故事。(完)

上一篇:柚子可以除冰箱异味吗 柚子可以除臭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