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本文系老王教你填志愿独家原创文章,任何形式的转载、伪原创行为都是被禁止的!
第一章 回顾2018
2018年,一二段线上的落榜人数相较于2017年有了显著的减少,这显示出考生在报考时的选择更加理性,对规则的理解和填报技巧的掌握更加熟练。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考生因各种原因落榜,被迫在下一阶段填报志愿,这往往导致他们被录取的院校专业与自身分数不匹配。
在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曾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误导了众多家长和考生。由于2018年的考生人数较2017年有所增加,每一段的划线人数也相应增多。于是,在填报时,有人提出需要将考生的位次号乘以一个系数,即两年间每段划线人数的比例。这种做法看似合理,实则完全错误。
高考录取的本质是考生排名的过程,考生的位次反映了其在队列中的位置,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则体现了大众对其的认可度。从长时间来看,这种认可度会有所变化,但在两年之间,这种变化并不会发生质的飞越。真正影响录取分数的最大因素是招生计划。
2018年相对于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增加了543人,专科招生计划增加了5120人。对于本科录取位次来说,变化不会太大。而专科录取位次则受到一定影响。实际上,由于2018年落榜人数的下降,中低分数段的录取分数有所上涨。如果盲目地乘以那个系数,反而会使得计算出的位次严重偏离。
第二章 专业实力指标详解
在评价一个院校的专业实力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学科评估(专业排名)、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国家特色专业。这些指标在公布时,除了国家特色专业是针对本科专业外,其余都是以研究生专业为对象进行公布的。
本书通过对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研究生专业的指标标注到本科专业中。这样,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每个高校的专业实力。
在专业实力的比较中,我们通常将高校的专业实力分为不同的梯队。只要满足其中一项指标,即可认为该专业实力较强。如果满足多项指标,则按照最高指标进行评定。虽然这个排名并非绝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还是能反映出高校专业实力的对比。
第三章 院校实力指标
不同高校之间的办学实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本书采用了九个国家指标对院校综合实力进行分类。这些指标包括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保送资格、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以及硕士点。
在比较高校实力时,我们通常将它们分为不同的梯队。这个梯队排名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前面梯队的院校可能包含后面梯队院校的某些指标。例如,985工程院校都是211工程院校;而211院校都有国家重点学科和研究生保送资格。但总体来看,这个排名还是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实力特征。《2019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全面
该指南涵盖了所有院校的实力标注,为考生提供了详尽的志愿填报信息。只需添加私信,即可免费获取此宝贵资源。
指南中,各种标签为考生清晰标注了院校及学科的特点,如:
985:属于985工程建设高校
双A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双一流A类)
211:211工程建设高校
一流34: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4个
重27:国家重点学科27个
保62:研究生保送率为62%
后48:博士后流动站48个
博56/硕79:博士点56个/硕士点79个
第四章主要解读了录取规则,其中包括:
1、按位次号排队:考试院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算出一个位次号,这是考生在全省所有考生中的名次。在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位次号的先后顺序排队逐次投档。
2、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逐次检索投档:计算机投档系统会自动检索考生的志愿,并根据志愿顺序进行投档。
3、招生简章:招生章程是学校招生的“宪法”,包含了诸多对考生重要的信息,如录取规则、对单科成绩、外语语种、体检的要求等。
第五章则重点介绍了预测分的计算方法,包括:
1、线差法:一般适用于传统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浙江新高考,使用线差法误差较大,因此不建议浙江考生使用。
2、三八线差法:虽然在传统高考中较为常用,但也不太适合浙江新高考,因此同样不建议浙江考生使用。
3、位次法:浙江考生在高考公布成绩时,会知道自己的位次号,可以直接使用位次号对照往年的最低录取位次。例如,如果考生的高考位次号为5000,某高校去年某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是5200,那么该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该院校的该专业。
4、等位分算法:此算法是对位次法的补充,将位次号换算成等价的分数,有利于考生直观地参考,也有利于考生分层设置志愿阶梯。等位分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折算考生的分数,另一种是折算院校专业的分数。
《2019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志愿填报信息和指导,无论是院校的实力标注、录取规则还是预测分的计算方式,都能帮生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通过私信,即可免费获取此宝贵资源,为考生的未来保驾护航。《高考志愿填报宝典:浙江版解读及指导手册》(限时免费获取)详细了所有院校专业的折算方法。每一份专业背后都有一套独特的数据逻辑和折算方式,为我们理解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浮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份指南的精华内容。
一、等位分预测可靠度分析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预测分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指南基于等位分计算出的预测分数与实际的录取分数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段录取统计以及一二段录取合计统计的偏离值图表清晰地展示了预测分数的可靠性。这些数据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降低了填报风险。
二、影响录取分数的多元因素
录取规则、招生计划、院校改名等多元因素共同影响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本指南虽然篇幅有限,但对于这些因素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配以大量的实例分析。完整版的手册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帮生全面了解高校的录取规则。
三、志愿挑选策略
如何挑选志愿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本指南建议考生将志愿分为赌、冲、稳、保、垫五个层次,以降低落榜风险。根据大数据分析,将考生分数与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匹配,为考生提供具体的填报建议。例如,对于分数处于特定区间的考生,指南会提供具体的志愿填报建议。
挑选志愿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筛选,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考生需要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等方面,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本指南通过丰富的实例和详细的数据分析,帮生理解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四、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掘
篇幅限制使得本文无法展示《高考志愿填报宝典:浙江版解读及指导手册》的全部内容。完整的指南还包括对高考政策、志愿填报技巧、专业选择等方面的详尽解读。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私信获取手册的电子版。
希望这份指南能对所有的高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填报志愿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信息、理性分析、科学决策。祝愿所有考生都能进入心仪的学府,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