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即将迈入新的篇章之际,搜狐诚邀全国各大高校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话招生话题。此次,《名校来了》高招访谈有幸邀请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惠媛,为我们解读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招生政策、专业特色和录取规则。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学术交流,聆听教育的声音。
位于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建于新中国诞生初期的军事工程学院,历经岁月的洗礼,现已成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防领域、船舶工业以及海洋开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
在刘惠媛主任的引领下,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其鲜明的“三海一核”办学特色,立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更是位列全国前三甲。这不仅彰显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卓越实力,也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学校不仅在学科建设上追求卓越,更在招生政策上展现出创新与务实。据悉,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总数为4200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学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并将其纳入机械大类共同招生。这一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也体现了学校对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视。学校继续推进大类招生,共有10个招生大类,每个大类都涵盖多个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也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次访谈中,刘惠媛主任还将为我们详细介绍学校的其他优势专业、招生规则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让我们共同关注这场教育盛宴,聆听名校的声音,为高考生提供权威的招生政策解读和指导。希望通过这次访谈,考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在众多的核电站建设中,总能看到哈工程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作为国家船海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渗透至每一个主要舰船的技术与装备中。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程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一,荣获A+评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也表现优秀,获得A-评价。还有13个学科获得了B级以上的评价,全部进入全国前30%。特别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排名前24。国防特色学科如机械工程、新兴交叉学科等也全部进入ESI全球前1%。
哈工程今年新开设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正是响应国家对智能装备领域的迫切需求。说起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可谓亮点满满。学校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多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黑龙江省高校首位,高达95%以上。更令人瞩目的是,本科毕业生中超过一半选择继续深造,就业质量排在全国前列。
以2021年为例,学校保研比率高居全国前列,53%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这些保研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学校,其中87%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分更是进入了985大学或科研单位。学校还联合其他四所985高校成立就业协作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端就业机会。每年发布的招聘信息涉及的岗位数超过八万,供需比超过10:1。
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哈工程有着丰富的措施。学校拥有众多优秀的教师团队,包括多位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每年支持大量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生竞赛。学校还建立完善的奖助体系,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会因资金问题影响学业。
学校是中国奖学金的实施单位,也是创新型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的承载方,更是国家优秀本科国际交流项目的推进者。学校的学生有机会在就读期间参与各类长期或短期的国际交流项目,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氛围。
学校与世界百强名校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强强联手,共同创建了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77,而双方合力打造的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更是教育部批准的首个具有船海特色的中英合作办学机构。该学院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以及自动化四个专业,这些专业均代表了学校的优势学科。
该联合学院采取4+0培养模式,学生四年都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无需出国。毕业后,学生将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还会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学位证。
学校还与俄罗斯船海领域的顶尖高校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携手,共同成立了中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选拔方式主要面向已录取的新生,针对海洋工程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以及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的新生进行选拔。培养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采取2+2培养模式,学生将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校园进行学习,毕业后取得双方的学位。更令人兴奋的是,中俄班的同学将获得学校全额奖学金支持,包括国内外的学费和国外的生活费。
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22年的招生政策,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总数为4200人,与去年保持一致。除了普通的统招计划,学校还推出了国家专项、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中外联合办学、少数民族预科以及港澳台联合招生等多种招生项目。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招生网或招生办微信公众号查询详细信息。
在招生专业方面,学校今年继续推进大类招生,共有10个招生大类,每个大类下涵盖多个分流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并合并到机械大类共同招生。核化工与核燃料专业也合并到材料类进行招生。学校还设有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的招生计划,并在全国多个省市招收贫困地区的学生。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提供了多个合作专业和培养模式,包括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的专业和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等。具体的招生省份和细节,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学校的本科招生网以获取更多信息。
以上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相关介绍,期待您的加入,共同开启学术之旅!中英联合学院携手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开设了四个特色专业。这一学院的办学模式采用4+0模式,意味着学生们可以在国内完成全部学业,无需出国即可获得南安普顿大学的学位证,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中英联合学院今年在十八个省份进行招生,想要深入了解这一学院的同学们,可以访问学校官网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招生政策上一直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学校没有设置专业级差,只要考生体检符合要求并且服从调剂,提档后一般不会退档。对于分流和转专业的情况,学校提供了灵活的“10+x”专业选择模式。第一年主要进行通识培养,第二学期开始根据个人成绩和志愿选择专业分流,确保学生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搜狐教育学校紧密合作。学校设立了未来技术学院,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未来技术学院拥有三大优势:基础优、资源优、氛围优。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A类学科,结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学院的学生可以在智慧海洋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中任选毕业专业,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选择方向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实施弹性学制,只要达到学习成果所需的学习量,就可以提前毕业。学院还设计了本硕、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未来学院每年招生名额有限,仅为60人,采用直招加选拔的方式招生。
这一系列的办学举措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和创新,无疑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