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强调,在当前数学学科的考查中,已经开始采取一种全新的策略“重心后移”。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将考查的重点转移到对数据的分析、理解和找规律上,从而减少对繁杂运算的依赖,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专家通过实例详细解读了这一策略的实施情况。例如,全国Ⅱ卷的第18题,背景聚焦于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凸显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题目采用了真实数据,增强了情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全国Ⅲ卷的第18题则减少了复杂的数据整理步骤,将焦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上,直接突出了考查的重点。
不仅如此,今年的数学卷还展现出鲜明的创新导向。创新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其主动思考、发散思维。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所言,这样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想的张力,从而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
文科数学全国Ⅰ卷的第17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道题目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问,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充满了的味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研究型学习的理念。专家表示,这种设计旨在通过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采取多种形式,降低题海战术和机械刷题的效果,从而达到减负的目的,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稳步前行。
今年的数学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而不是简单地检验其记忆和运算能力。这一转变体现了教育部门的深思熟虑和明确导向,即推动基础教育向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发展。我们期望这种改革能够真正落地生根,为培养更多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流产网祝愿所有考生备考顺利,取得佳绩。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8日的逐梦2018高考特别报道。原文作者:刘博智 杜玮。在本报北京6月7日电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