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这颗人体内的默默工作者,宛如一个不知疲倦的“马达”,不断地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动力,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它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它的存在那就是心悸。
在中医的语境中,心悸被赋予了更为诗意的称呼“惊悸”。这一身体现象表现为心跳突然加快,或者出现有节奏的跳动。这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常常在夜晚副交感神经兴奋或是糖原转换出现问题时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细胞缺氧、缺糖,引发的迷走神经高张,从而影响心脏的节律性。
对于心悸的治疗,中医通常从调节细胞含氧量的角度入手。医生们会首先抓住病人的主观感受,以此为起点,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及心理支持。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关注身体的健康,更关注病人的心理感受,以达到身心并治的效果。
对于心悸的预防,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于那些常常感到胸闷、心悸的朋友,可以尝试饮用由西洋参、五味子和麦门冬组成的调理茶。这款茶应在下午四点之前饮用,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但请注意,感冒时不宜饮用。
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通过指腹或钝头的原子笔压迫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每次压十下左右,看症状是否缓解。若心悸、胸痛或胃痛等症状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因为有时胃痛可能是心脏造成的反射痛。
心脏的健康关乎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时刻关注它的状态。当我们感觉到任何不寻常的征兆时,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愿我们的心脏永远健康,为我们的人生之旅持续提供动力。推荐阅读更多关于心脏健康的文章,让我们共同守护这颗人体的“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