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参加的小组讨论中,她深刻指出医疗耗材暴利现象导致诊疗费用居高不下。她以白内障手术为例,透露了进口人工晶体的价格扭曲现象。
谢茹副省长介绍,白内障手术中所需的人工晶体,其报价仅为89元一枚。当医院自行采购时,价格却飙升至600元至800元。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加剧了医疗成本的不合理增长。
谢茹委员强调,医疗耗材暴利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她建议以省为单位,对医疗器械和耗材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此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她提到,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项目,通过集中采购血透机,成功降低了采购成本。原来医院自行采购的血透机价格高达16万元至18万元,但通过集中招标采购,仅花费6万多元即可获得。这一举措充分揭示了中间环节的暴利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江西省采取了“按病种收费”的支付方式,替代了“按项目付费”。这种“封顶倒逼”方式不仅有效杜绝了医院滥检查和多开药的现象,而且使得人工晶体的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在江西省,白内障手术的费用被控制在国家报销的1300元内,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谢茹副省长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共鸣。她的建议不仅生动展示了集中采购的优势,也揭示了医疗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改革支付方式、降低中间环节费用,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医疗环境,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