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者脑梗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在所有脑卒中的比例高达70%-80%。这种病症的出现,源于供应大脑的血管被血栓或栓子阻塞,导致血流不畅,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最终引发缺血、坏死。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梗塞的部位和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些情况下,如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脑梗塞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可能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脑梗塞还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功能的障碍,比如肢体不便、感觉异常、语言障碍、吞咽困难以及口角歪斜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脑梗塞的治疗,核心在于对血栓的处理。在急性期,医生会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采取溶栓、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等手段。而在稳定期,主要进行的是二级预防,包括抗血小板凝聚、抗凝、稳定斑块等治疗,同时辅以营养脑细胞和改善循环的药物。
除此之外,对脑梗塞患者的病因治疗也极为关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动脉炎症等疾病,都是可能导致脑梗塞的潜在病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大大提高脑梗塞的复发率,而且每次发病的症状都可能比之前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致死和致残的严重后果。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除了针对性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病因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