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会相对减弱,再加上激素的影响,准妈妈更容易患上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有可能是由未彻底治疗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演变而来。许多慢性肾炎患者在妊娠前或早期妊娠时,就已经在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红细胞、细胞管型等迹象。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是隐匿型。这类患者没有肾炎的临床症状,但尿常规检查会显示微量蛋白、少量红细胞及管型。尽管她们的血压和肾脏功能实验都正常,但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
第二种是肾病型。这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与高胆固醇血症。她们的血压通常不高,肾功能损害也相对较轻。
第三种是高血压型。这类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范围通常在21.3至25.3/12.0至16.0kPa(160~190/90~120mmHg)。他们常伴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水肿和蛋白尿较轻。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尿毒症和心力衰竭等危险情况。
对于准妈妈来说,慢性肾炎可能会对胎儿和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准妈妈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任何可能的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降低患病风险。如果出现任何不寻常的身体反应或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炎的准妈妈来说,除了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情绪的稳定也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她们还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以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为胎儿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