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东北多地大暴雪或引发雪灾

生活百科 2025-04-22 07:22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一、雪灾空前强度:历史记录的挑战者

在2021年11月的东北及内蒙古特大暴雪中,内蒙古的东南部、辽宁的中部以及吉林的西部等地遭受了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的侵袭,部分地区积雪惊人地达到了40厘米以上。特别是辽宁的鞍山铁东区以及吉林的双辽,最大积雪分别达到了惊人的53厘米和45厘米,这两个数字都无情地打破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仅仅两年后的2024年12月,东北地区再次迎来了最强的降雪。通化、白山、延边等地的部分区域遭遇了暴雪甚至大暴雪,积雪仍在持续增加,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二、雪灾背后的风险与成因

专家们指出,如果积雪无法及时消融,很可能会形成所谓的“座冬雪”,这种雪会给牧区带来饲料储备的困难,从而引发牲畜掉膘甚至死亡。这类灾害多发生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其中尤以11月及3-4月风险最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的降雪天气呢?原因在于东北冷涡的强烈发展与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交汇,再加上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长时间的动力抬升和水汽辐合。而到了2025年2月,东北再次拉响特大暴雪预警,内蒙古的东北部及黑龙江的中东部等地局地的降雪量更是高达20-26毫米,无疑加剧了雪灾的隐患。

三、受灾区域与积雪特性

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通辽、赤峰南部以及辽宁的西部和吉林的西部等地,这些区域积雪厚度普遍超过15厘米,成为高风险区域。在2024年12月的降雪过程中,辽宁的东部和吉林的东部局地新增积雪达到了惊人的10-16毫米,而山区的积雪持续时间则更长。而在不久前,黑龙江的松嫩平原东部、吉林的中部以及辽宁的西北部等地也面临着高雪灾风险,需要重点防范。

四、次生灾害的挑战与应对难点

除了直接的雪灾影响,还有次生灾害的威胁。暴雪可能导致道路结冰、能见度下降,东北多地已经出现车辆掩埋、交通中断的情况。持续降雪对农业设施如温室大棚造成了严重压力,积雪结冰容易引发棚体坍塌,威胁冬季作物的生长。复杂的降水相态(如雨夹雪、冻雨)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覆冰,增加断电风险,这也是应对雪灾的一个难点。

五、专家建议与防御措施

针对雪灾及次生灾害的威胁,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防御措施。牧区需提前储备饲料,加固棚圈,及时转移牲畜以避免损失。农业区则应加强温室大棚的清雪和保温工作,以防低温冻害。公众也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减少非必要出行,并防范低温引发的健康问题。这些建议与措施对于应对极端降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如何正确养胃 春季保养胃部怎么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