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
“民营企业:共融共生的经济活力之源”
在这个时代,我们深刻认识到“民营企业是我们自己人”的真谛。民营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社会繁荣的重要支柱。以下,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解读这一理念的生命力与实践价值。
一、民营经济: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石
民营企业以其独特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国家贡献了超过半数的税收、超过六成的GDP,以及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成果。华为、腾讯、大疆等领军企业,更是全球技术变革的引领者,展现了民营经济在创新领域的无限潜力。在国际舞台上,民营企业也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力量,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政策护航:法治保障与市场自由并重
国家政策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民营企业发展铺平道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系统性地破除了市场准入、融资、审批等方面的壁垒。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防止任何形式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税费高等问题,也推出了多项政策进行减负纾困。
三、直面挑战: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
尽管面临融资困境、市场准入限制和转型升级压力等挑战,但民营企业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广创新融资工具,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原则。通过“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民营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
四、政商互动:构建亲清新型关系
在政商互动中,“亲”而有为,“清”而有度。应主动服务,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通过数字化政务提高透明度,降低制度易成本。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深圳市的“秒批”政务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办事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典范。
五、全球视野下的民营企业新使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肩负着新的使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自贸协定应对逆全球化挑战,以及践行ESG责任,都是民营企业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这些实践不仅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形象,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不仅是一种经济逻辑,更是社会公平与共同发展的体现。面对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政策力度、法治温度和市场自由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使其在共同富裕、科技创新和全球化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一理念必须转化为全社会的实际行动,共同支持、保护民营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