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诊疗技术

生活百科 2025-04-21 18:33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一、技术概览

在当代医学的广阔领域中,介入治疗以其微创、精准、可重复的特点,成为了治疗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介入治疗主要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两大类。

1. 血管性介入治疗

此类治疗主要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治疗物质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这是一种通过肝动脉插管,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结合,直接送达肿瘤组织的方法。它不仅能阻断肿瘤的血供,使其失去营养来源,还能通过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杀伤癌细胞。对于中晚期肝癌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CI):此技术仅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可单独使用,也可与TACE联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通过动脉注入放射性微粒,如钇90,这些微粒能在肿瘤内部近距离释放放射线,精准杀灭肿瘤细胞。

2.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此类治疗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热、冷等,直接作用于肿瘤,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消融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其中,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利用热能使肿瘤凝固坏死,而冷冻消融则通过低温形成冰球破坏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将放射性粒子如碘125直接植入肿瘤内,进行局部放疗。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肝癌的介入治疗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术后复发、多发病灶以及肝功能Child-Pugh A/B级患者。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造影剂过敏以及活动性感染等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存在风险,应慎重考虑。

三、技术优势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微创性仅需米粒大小的穿刺点,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精准性在影像引导(如CT、MRI、超声)下精准定位病灶,减少周围组织损伤;且多数介入治疗技术如TACE等可多次进行,以巩固疗效。

四、可能的并发症

虽然介入治疗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反应如术后发热(通常不超过38℃)和肝区疼痛,多由肿瘤坏死吸收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肝功能异常、胆道损伤和腹腔出血等,需要严密监测。

五、联合治疗

介入技术可以与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联合使用,通过增强全身抗肿瘤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六、术后监测

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以评估肿瘤坏死程度。如有必要,可重复进行介入治疗。

注: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肝功能状况、肿瘤分期以及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2025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