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家中必备的十种中医药膳
走进中华食疗文化的深厚底蕴,药食同源之奥秘。在人类寻食的古老历程中,那些滋养身心的食物,既是美食,亦是良药。今日,便为大家推荐几款家中常备的药膳,以飨读者。
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健康问题。有些问题,西药可能无法根治。其实,我们家中也可以备一些中草药,它们能够调理身体,解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以下是精选的十种中药,它们易于保存且疗效显著。
西洋参与花旗参异曲同工。它的微苦口感,性寒特性,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奇效。熬夜后出现的口干目眩、咽痛咳嗽等症状,一杯西洋参会为你带来清爽。但需注意,因其性寒,脾胃虚弱者需慎服。
阿胶味甘性平,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无论是手术大出血还是月经后的失血,阿胶都能迅速为你补充元气。其独特的止血作用对于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但脾胃弱者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消化不良反应。
陈皮是理气化痰的良药。其性温味苦辛,对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嗳气等症状有良好疗效。咳嗽痰多者亦可用其泡水喝,有助于化痰止咳。
菊花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为人熟知。对于热伤风、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一杯菊花茶便能缓解不适。
生姜作为常备药之首,其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效果显著。淋雨受凉时,无需西药,只需一杯红糖姜水便能驱寒健体。除此之外,生姜对于妊娠呕吐等大多数呕吐都有良好的止呕作用。但阴虚内热者应慎用生姜。
山药,又称淮山,其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对于小孩脾胃虚弱、老人肺气虚等问题都有良好效果。而且山药药性平和,可作为食品长期食用。病后体虚者亦可用其调补身体。
薏米又称薏仁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作用。在湿气重的岭南地区,薏米汤是祛湿的好选择。但需注意薏米性微凉,阳虚体质者应慎用。
这些中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易于保存。家中备一些这样的中药,既能解决小问题又能调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