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猪肉不能吃-
为何母猪肉在市场上如此罕见?其实,母猪肉指的是专门用于繁殖的年老后被淘汰的母种猪的肉,也称为“老母猪肉”。尽管老母猪肉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肉质比较老,口感较差,因此人们在市场上很少见到。与老母猪肉相似,以前的牛肉都是耕牛老了以后才被食用,但现在有了专门的菜牛(肉牛),其肉质更为嫩滑。
母猪肉之所以在市场上难觅踪迹,除了口感较差外,更重要的是其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母猪肉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口感无香味,更糟糕的是,它含有危害人体的免疫球蛋白,特别是产仔前的母猪含量更高。食用母猪肉容易引起贫血、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因此人们普遍避免食用母猪肉。
要辨别母猪肉,我们需要从其外观、肉质、脂肪等方面入手。母猪的皮粗而厚,显黄色,毛孔深而大,毛根呈丛生“小”字形,特别是背脊上更为明显。母猪的皮常被剥去冒充无皮肉出售。相比之下,肥猪肉的皮则薄、细白,毛孔浅小。
母猪的奶头长、粗大、较硬,因此常被削掉。母猪的脂肪组织色黄、干涩,捏搓时带有砂粒感,与肌肉分离;而肥猪的脂肪则密而细嫩、色白。在肉质方面,母猪瘦肉条纹粗糙,呈暗红色;而肥猪瘦肉纹路细短清晰,呈水红色。母猪的排骨弯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呈污红色,且有黄色油样液体渗出。
除了母猪肉,公猪肉在市场上也较少见。公猪肉含有睾丸酮等激素,常发出腥臭的气味。其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脂肪颗粒粗大。公、母种猪肉的皮厚、肉质粗硬,很难煮烂,味道差、食用价值低。在购买猪肉时,我们需要注意辨别公、母种猪肉,避免误购误食。
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北京市规定出售公、母猪肉必须实行挂牌销售并适当降低价格。但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有些经营者仍会将公、母猪肉当作商品猪肉出售,坑害消费者。了解如何鉴别公、母猪肉的方法至关重要。
母猪肉在市场上罕见的原因主要是其口感较差、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较高。在购买猪肉时,我们需要认真辨别,避免误购误食。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