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子易得中耳炎?
春天,生机勃勃的季节,寓意着新生和希望,也是一些疾病容易复发的时刻,特别是中耳炎这种常见的疾病。当我们感受到春风拂面时,中耳炎专题为您带来了一系列预防复发的知识,助您早日康复,拥抱每一个美好的春日。
小儿急性中耳炎并不罕见,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我们的鼻咽部与耳朵之间,隐藏着一条通道咽鼓管。在小儿身上,这条通道表现得尤为明显。它的长度较短,宽度较大,且呈水平位置。这样的结构特点使得小儿一旦遭遇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急性炎症。婴儿在喂奶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奶汁也有可能逆流进入中耳,为中耳炎的发生埋下隐患。平时我们不宜为小儿随意挖耳垢,避免造成创伤,诱发中耳炎。也有一些中耳炎是由败血症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
急性中耳炎常常伴随着发热的症状。由于婴儿无法表达自己的不适,他们可能仅表现出烦躁、哭闹、夜寐不宁。此时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可能会用手揉耳朵或频繁摇头。在吸奶时,由于咽鼓管和中耳的压力变化,会加剧耳痛,因此婴儿可能会表现出不愿吃奶的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直到鼓膜穿破、脓液流出、体温下降后,家长们才意识到孩子患上了中耳炎。较大的孩子能够说出自己耳朵疼痛,因此诊断起来相对容易。
中耳炎的治疗需要及时且彻底。否则,炎症可能会波及邻近的脑膜,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有时,中耳炎还可能并发乳突炎,这时耳朵后的乳突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压痛。如果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者急性炎症消失后仍然继续流脓,说明病情已经转为慢性,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听力。
当我们在春季出现伤风感冒的症状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如果热度持续不退,更要警惕中耳炎的可能性。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工作,远离中耳炎的困扰,享受春天的美好。
中华网健康频道的中耳炎专家温馨提示: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远离中耳炎的威胁。我们衷心祝愿您早日康复,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