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肾高风险!吃杨桃小心神经中毒
在肾脏内科门诊,时常会有患者因水肿而前来就诊。水肿,这一常见症状,在医学上分为局部与全身性两种类型。通常,局部水肿与肾脏关联不大,但若是全身性水肿,那就有可能是肾脏发出的警告信号。
尤其是慢性肾脏病,其症状隐匿,早期难以察觉。但患者若发现自己出现手脚水肿、血压异常升高、夜尿频繁、排尿困难或疼痛,以及小便泡沫多或带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觉,及时到医院就医。
新光医院的肾脏内科主任江守山医师指出,水肿的原因众多,可能是短期性的局部问题,也可能是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疾病所导致。不能像对待普通感冒一样自行解决,需要专业的判断,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早期发现疾病征兆至关重要。这些征兆可归纳为五个字:“泡、水、高、贫、倦”,即泡泡尿、水肿、高血压、贫血以及容易疲倦。这些都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当身体出现这些警讯时,患者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洗肾局面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水肿并非一定是肾脏病引起的,而肾脏病也不一定表现为水肿。部分肾脏病引起的水肿,往往伴随着小便泡沫的存在,这是因为蛋白质大量从尿中排泄,导致血中蛋白水平降低。部分肾脏功能严重衰退的患者,由于无法完全排出水分和盐分,也会出现水肿。
对于洗肾患者来说,存在五大高风险需要警惕。洗肾患者应避免食用杨桃。杨桃具有生津解渴、降火气的功效,但洗肾患者因代谢功能异常,摄取少量杨桃就可能出现中枢神经中毒症状。患者还应避免自行停止洗肾、在洗肾后马上运动、大量喝水以及不注意水分的摄取等行为,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为了护肾,建议洗肾患者遵循“三多三少四不”的原则。即多吃蔬菜、多纤维、多喝水,少油、少盐、少糖,不抽烟、不憋尿、不熬夜、不乱吃来路不明的药。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护肾的重要一环。
对于肾脏健康,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当身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