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熬得越久越营养的说法对吗?
一直以来,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逐渐忽视了饮食的重要性。从早晨的第一杯水开始,每一天的饮食生活便悄然展开。面对五颜六色的蔬菜,你是否了解它们各自蕴含的营养秘密?面对早中晚三餐,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荤素搭配呢?为了帮助您远离因饮食误区导致的不适甚至疾病,本次,我们将通过一系列饮食保健信息为您量身定制健康的饮食方案。
中国人历来注重“滋补调养”,而鸡汤、骨头汤无疑是最为推崇的滋补汤品。
关于熬汤,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人们习惯长时间熬煮,认为熬得越久,汤的营养价值越高,滋补效果越好。实则不然。
对于骨头汤来说,熬煮一小时左右的浓度最为理想。在这一小时内,骨头中的蛋白质(含有多种氨基酸)已经充分溶解到汤里,使得骨头汤鲜美可口。若继续熬煮,虽然会增加汤的浓郁度,但也会使脂肪过多溶解,喝多了容易引起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问题。尤其当加入海鲜、菇类、动物内脏等食材长时间炖煮后,嘌呤含量会增高,对痛风患者极为不利。
同样,炖汤时若加入绿色蔬菜,煮得过久会导致营养素流失。而汤中的钾含量和草酸盐也会增高,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增加了患肾结石的风险。
鸡汤的情况也类似。虽然人们可能避免摄入鸡皮,但皮脂早已溶入汤内。长时间熬煮的浓鸡汤会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这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道疾病,还会使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脂肪肝的形成。
建议熬汤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在熬汤时,先将骨头洗净后砸开,然后放入冷水,注意一次性加足水。待水烧开后可适量加入醋,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内。不要过早放盐,因为盐会使肉里的水分迅速渗出,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美。
在此,推荐使用压力锅炖汤。由于压力锅的特殊性,熬汤时间不会过长,而汤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不大,中的微量元素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样,您可以在享受美味的确保汤品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大化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