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驾驶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小黑蚊满天飞”的景象,伴随着云状的屏蔽物。经过眼科医师的细致检查,发现他的玻璃体有少量出血,视网膜也出现了出血的症状。这段经历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的飞蚊症状。经过药物治疗和血糖的有效控制,他的症状才逐渐得到缓解,避免了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飞蚊症,这一自觉症状,在眼科门诊中屡见不鲜。患者眼前会浮现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黑点或漂浮物,它们随着眼球的转动而移动,就像蚊子在眼前飞舞,然而伸手却抓不到、打不着。
造成飞蚊症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前必须先对玻璃体和视网膜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大里仁爱医院眼科主任夏恒健指出,飞蚊症可能是其他眼疾的初期症状。常见的病因包括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或退化性混浊、眼球发炎等。
对于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剥离的情况,视网膜本身的变性退化会导致其变薄甚至破裂。玻璃体变性也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扯拉力,从而造成视网膜出现破洞。当玻璃体出血发生时,旁边的血管可能受到波及而破裂流血,这会在玻璃体中形成点状或大片黑影。
眼球内的发炎也可能是飞蚊症的诱因之一。当玻璃体附近的睫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构造发生病变时,包括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以及眼球内异物等,都会引发玻璃体中的发炎细胞增多,导致玻璃体变化形成混浊。
对于玻璃体退化性混浊的情况,常见于年龄较大或近视的患者。玻璃体会逐渐退化,原本的胶状黏稠物质逐渐液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凝结的混浊物,悬浮在玻璃体中。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良性飞蚊症」,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夏恒健医师提醒广大民众,一旦发现飞蚊症的症状,应尽快接受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检查,以确定病因以及良性或恶性飞蚊症。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重视眼部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这篇文章旨在提高公众对眼部健康的重视,仅供参考,如有更多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咨询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