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 再阻塞机率高
血管支架与绕道手术:选择背后的故事
一位读者历经艰辛,先后接受了四次血管支架手术和一次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的经历,让人不禁感慨。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如果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反思,或许当初选择优先进行绕道手术更为明智。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标准,当心脏出现两条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左前降枝冠状动脉严重阻塞时,专家通常建议考虑绕道手术。对于血管支架,尽管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维持血管通畅,但作为外来物质存在于体内,长远来看,其再阻塞的概率相比绕道手术更高。
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听到需要切开胸骨进行绕道手术时,由于对开刀的恐惧,选择了植入支架。但遗憾的是,由于同一处血管再次堵塞,他们可能无法再次接受简单的气球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最终不得不接受绕道手术。这就像是在原本就已拥堵的省道上,试图通过不断修补临时通道来维持通行,而最终还是需要另辟一条更为持久的高速公路来确保流畅通行。
绕道手术则通过取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来连接阻塞部位,更远程的血管被巧妙地绕过阻塞区域。这就好比在原有的交通网络中另建一条新的通道,确保血液流通无阻。它并没有将冠状动脉的阻塞、狭窄部分彻底移除,仍然保留了原有的狭窄冠状动脉。
在选择移植血管时,胸部的左右内乳动脉和大腿的大隐静脉都可以作为选择。尽管大隐静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选用,但其再阻塞率是内乳动脉的5至10倍,因此多数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内乳动脉。只有在内乳动脉长度不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的死亡率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医院的水平、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基础疾病(如中风、糖尿病、肾病变等)。但总体而言,这一手术的风险在大多数医院都控制在较低的2%左右。在手术前,医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由网友『遥不可及』至本站,若您认为此文涉及您的权益,请及时与站长联系。请注意,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在做出决策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并咨询专业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