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盛夏来临谨防“情绪中暑”
盛夏的序曲已经悄然开启,迎来了小暑时节。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我们不仅要关注身体的防暑降温,更要留意自己的情绪波动,警惕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发生。
养生保健专家张东生指出,气温、出汗情况、饮食习惯以及睡眠时间都是影响夏季情感障碍症的关键因素。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随着汗水的流失,人体内的钙、镁、钾、钠等电解质代谢出现波动,这会进一步影响大脑神经的活动,导致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
据研究数据显示,大约16%的正常人在高温天气下会难以控制情绪,乱发脾气。而大约有10%的人则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炎热的天气,加上大量出汗、睡眠和食欲不佳以及工作压力增大,很容易让人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波动,这就是所谓的“情绪中暑”。
张东生所描述的“情绪中暑”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心情烦躁、易动肝火、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对事物失去兴趣,因小事而大动肝火,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等都是此病症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就需要考虑是否患上了夏季情感障碍症。
为了预防“情绪中暑”,养生专家给出了多项建议。在高温天气下,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当温度超过33℃时,建议减少工作量或暂停工作,避免剧烈运动,以防体能消耗过大,影响身体新陈代谢。
对于情感障碍患者来说,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节。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多食用降火的食物,同时减少烈酒和的摄入。
心理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盛夏时节,我们要保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越是天气炎热,我们越要心平气和地应对各种情况。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情绪转移,进行“冷处理”。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
让我们在这个盛夏时节,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健康,更要关注心理的健康,做好全面的防暑降温工作,享受一个愉快、轻松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