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亲密行为”或解释抗生素耐药性成因

生活百科 2025-04-18 17:37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揭示了细菌交换DNA并产生耐药性的新细节。这一发现堪称细菌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对于我们理解细菌如何通过接合配对具有深远意义,并有望使我们预测新出现的耐药质粒在高危细菌病原体中的传播。

细菌之间的DNA交换是一种类似交配的过程,称为接合。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从已具有耐药性的细菌那里获取DNA,从而获得对抗抗生素的能力。这一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正在使原本可治疗的疾病变得致命。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可能将有高达1000万人因耐药菌感染而死亡。了解细菌接合的分子基础对于阻止耐药性的传播至关重要。

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细菌接合以来,科学家们对细菌如何相互接触以转移DNA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供体和受体细菌如何实现高效DNA转移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如今,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调节这些亲密接触的蛋白质。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内但与主要染色体DNA分开复制的DNA包,它们携带的基因可以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名为TraN的蛋白质在接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蛋白质就像是一个“插头”,能够从供体细菌自身附着在受体细菌的外膜受体上,也就是一个“插座”。通过接合方式共享的质粒能够表达TraN蛋白的4种变体之一,每个变体与受体细菌中的一个特定外膜受体结合,从而使得质粒能够轻松地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帝国理工学院的加德弗兰克尔教授表示:“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新的工具来应对。了解并最终阻止细菌之间‘分享’逃避抗菌药物的能力的过程,将大大有助于阻止耐药性的传播。”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策略来对抗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TraN蛋白和受体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开发出阻止细菌耐药性传播的新方法奠定基础。他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威胁。

上一篇:梦天舱跨越晨昏线的对接之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