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不擦干乱甩 小心病毒没死续散播
洗手之道:防肠病毒从细节做起
在这个疫情频发的时代,勤洗手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如何正确洗手。针对这一问题,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发出提醒,指出正确洗手是预防肠病毒的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洗手时仅仅用清水简单冲洗,却没有意识到手上可能仍残留着大量细菌。根据疾管署的建议,我们应该用肥皂或洗手乳进行湿搓,并且持续至少20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病毒从手上清除。
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湿、搓、冲、捧、擦。将手心、手背、指缝、指背、虎口、拇指以及手腕等各个部位都充分湿润,然后用肥皂或洗手乳进行搓揉,确保每个部位都搓到至少20秒。接下来,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双手擦干。这一步同样重要,因为擦干双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残留在手上的水分和细菌。
有些人在洗手后却忽略了擦干双手的重要性,甚至到处甩手,这样可能会将手上的病毒散播到空气中。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强调,洗手后一定要擦干双手,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对于家中的婴幼儿,家长需要特别关注。肠病毒病程发展快速,5岁以下的儿童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如果家中的孩子被确诊为肠病毒感染,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重症前兆,如嗜睡、意识不清、手脚无力、肌抽跃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针对如何提醒孩子正确洗手的问题,罗一钧副署长表示,家长应教育孩子在如厕后、进食前都要认真洗手。通过重复强调和实践示范,孩子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正确的洗手姿势口诀简单易记,“内夹弓立腕”,方便孩子们记忆和实际操作。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以身作则,正确示范洗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让我们共同携手,从正确的洗手做起,共同预防肠病毒的传播。在这个疫情频发的时期,每个人的努力都是重要的。只有我们共同关注细节,才能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正确洗手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