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近视控制法 以预防高度近视
关于学童近视高发及控制策略的解读
在我国,学童近视的发生呈现三部曲的特征:发生年纪早、盛行率高、高度近视比率高。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眼科医师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据医师介绍,近视超过600度的孩子未来面临严重眼疾,甚至失明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人。采取有效的学童近视控制法至关重要,其目的在于延缓度数增加,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
对于学童近视的矫正方式,眼科医师指出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配近视眼镜、点散瞳剂、散瞳剂配合儿童近视控制用眼镜以及夜戴角膜塑型镜片。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旨在辅助视力、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国内学童近视的情况究竟有多严重?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的统计,幼稚园大班的儿童近视率已达到9.4%,中班也有5.9%,小学一年级更是高达21.5%。随着年纪的增长,近视的盛行率也越来越高。更令人担忧的是,小学六年级的高度近视比率已经达到3.43%,较2006年的数据有所增长。
眼科医师王孟祺强调,高度近视对眼睛的冲击非常大。早发性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部病变等严重眼疾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除了影响视力,甚至可能面临失明的风险。由于学童的眼睛仍在发育阶段,一旦发生近视,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直到高中后才相对稳定。及早控制学童的近视度数至关重要。
配近视眼镜是为了辅助视力,帮助学童在日常生活中看清事物,避免因为视力模糊而一直眯眼睛,导致度数持续增加。医师提醒,配镜度数必须准确。
点散瞳剂是目前研究最有效控制学童近视的方法,虽然会让学童畏光、看近物模糊,但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散瞳剂通常会与近视控制眼镜一起使用。
角膜塑型镜片是一种特殊订制的隐形眼镜,适用于夜晚佩戴。通过定制镜片改变角膜弧度,使影像可以落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但这种方法适用的年龄层与度数有限制,个人体质的差异也会影响效果。验配前必须接受眼科医师的详细评估检查。
由网友『≈我们的感情』投递至本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另需注意,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