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龋齿容易诱发急性牙髓炎
牙齿深处藏隐忧,牙髓发炎莫忽视
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当我们遭遇牙髓炎的侵袭时,那种深入的疼痛,往往让人坐立难安,寝食难安。
牙齿,作为我们面部的重要部分,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及脆弱性常常让人惊叹。牙髓,位于牙齿中央的牙髓腔内,被坚硬的牙本质和牙釉质所保护,正常情况下不会受到细菌的侵扰。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牙体硬组织受损,那些潜伏在口腔中的细菌就会长驱直入,感染牙髓,引发炎症。
龋齿,是最常见的罪魁祸首。当龋齿逐渐深入,破坏牙釉质、穿透牙本质,达到牙髓腔时,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发牙髓炎症。除此之外,牙齿发育异常造成的牙体缺损、意外事故导致的牙冠折断牙髓暴露,以及严重的牙周病,都可能让细菌有机可乘,进入牙髓腔。
急性牙髓炎发作时,炎性渗出物的增加导致髓腔压力升高,压迫神经,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疼痛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夜间加剧、对冷热刺激敏感等特点。在晚期,甚至会出现“热痛冷缓解”的现象。
面对牙髓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旦牙髓发炎,炎症不能自行消除,必须摘除牙髓以缓解症状,并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接下来,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密封根管,杜绝再次感染,这一过程被称为根管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保住患牙。如果治疗不及时,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引发根尖周炎症,甚至最终导致牙器官的丧失。
在我国,龋病的发病率较高。许多患者在初期忽视了龋齿的存在,直到并发牙髓炎症、疼痛难忍时才寻求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经济负担。我们应当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龋齿和其他牙体疾病,避免牙髓炎的发生。
牙齿的健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质量息息相关。保护牙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面对牙髓炎,我们要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作者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治医师,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