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重易热衰竭 利湿食物可预防
随着夏日的热度不断攀升,炎热和潮湿的天气模式仿佛成了常态。气温的反复飙升以及随之而来的短暂雨水,带来了湿热的困扰。在这种环境下,中医提出湿气重易导致热衰竭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专家提醒我们注意防范,通过合理饮食和穿着调整来避免身体不适。
台北医学大学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唐佑任指出,湿气重导致的散热不良是夏日里常见的健康问题。在闷热的天气中,湿气会让身体感觉沉重,头晕头痛等症状也会随之出现。湿气还会影响肠胃功能,引发恶心、呕吐等消化不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热衰竭症状,就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热中暑。
当身体出现热衰竭的迹象时,我们应该及时寻找阴凉处散热,并适量饮水帮助身体排汗降温。唐医师强调,定时饮水至关重要。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应该每半小时补充一次水分,确保身体水分的充足。汤、牛奶和水果中的水分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样不仅可以预防脱水,还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在湿气重的天气里,唐医师进一步解释了湿重现象的原因。当下雨天气影响外界环境时,人体排汗可能会受到影响。传统中医认为,这是湿重的一种表现。汗水无法正常排出和蒸发,就无法将体内的水分带走,从而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针对热衰竭的治疗,唐医师强调要让体内的水到正确的部位发挥作用。例如,如果水分在肠胃道蓄积,可能会导致腹泻和腹胀等问题。治疗热衰竭不是简单地将体内的水分排出,而是要让水分到达正确的部位,以确保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血压升高,同时将肾脏中的毒素随尿液排出。
为了促进体内水分的正常循环,我们可以摄入一些利湿的食物。唐医师建议,绿豆、薏仁、百合、木耳等清凉食物都有很好的利湿效果。夏天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身体散热,减少湿气的困扰。
面对暑湿重的天气,我们要注意身体的健康。通过合理饮食、适量饮水和穿着调整,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热衰竭等夏季常见疾病。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