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 问寒热

生活百科 2025-04-16 02:52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摘要:

寒热的产生源于病邪的性质与机体阴阳的盛衰,是身体正气与邪气交锋的表现。其症状多变,表现为寒与热的交替出现。若寒热往来呈现定时规律,可判断为疟疾。

寒热的类型与表现:

1. 但寒不热:患者感到寒冷,却无发热迹象,这通常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证。

2. 但热不寒:患者发热,不感寒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若高热伴随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则为实热证;若午后低热,伴随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则为里虚热证。

3. 恶寒发热:患者感到怕冷同时体温升高,通常表明外感病的初起。

寒热的交替与特殊表现:

寒热往来,即寒与热交替出现,是身体正邪交战的表现。若这种交替出现呈现定时规律,可判断为疟疾。若寒热往来不定时,伴随两胁胀痛、口苦,则可能患有肝胆疾病。

养生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这充分说明了养生的重要性。许多人误以为只有老年人才需要养生,实则不然。养生是一条漫长的路,越早开始,受益越多。通过深入了解中医养生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

编辑推荐:

1. 观三寸之舌,洞晓身体之疾:通过舌象的变化来洞察身体的健康状况。

2. 各色“人中”显健康:通过人中的颜色、形态等变化来推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3. 观大便可知肠道健康:通过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等来判断肠道的健康状况。

寒热的症状表现多样,养生之道源远流长。深入了解并实践养生之道,能让我们更早地察觉身体的微妙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身心健康。

上一篇:一到冬天,耳垂一冻就变大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