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期天课文笔记 (2)
生活百科 2025-04-14 20:48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的学习笔记
一、生字词及易错点
重点生字:明媚的媚、砖块的砖、绊倒的绊、耽搁的耽、揉动的揉、绽开的绽、搓洗的搓以及依偎的偎。易错提醒:“偎”字的右下无撇,最后一笔为捺,而“吻”字则勿误写为“勿”。
词语积累:明媚、惊惶、惶恐、惆怅、急遽、沉郁以及翻箱倒柜等。
二、课文结构与主题
课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述“第一次盼望”的经历,第二部分以时间推移为线索,详细描写从“满怀期待”到“绝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三部分则是情绪爆发与母亲的安慰。核心主题通过“第一次盼望”的落空,展现了孩童心理的细腻变化,同时也反映了母亲因辛勤劳动而忽视孩子情感的矛盾。
三、心理变化与描写手法
心情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早晨的兴奋急切,上午的焦急不安,下午的惆怅失望,以及黄昏的绝望委屈。情感表达手法包括动作描写、环境烘托和内心独白。动作描写如“跳房子”“搓衣服”体现了等待时的焦灼;环境烘托通过光线的“渐暗”“凉下去”暗示希望的破灭;内心独白则通过人物的内心想法展现不解与失落。
四、对比与拓展
与《匆匆》的异同点:相同点在于两篇文章都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而不同点在于《匆匆》直抒胸臆,多用问句,而《那个星期天》则通过叙事和细节间接抒情。
五、学习建议
建议同学们朗读重点段落,如第4段的环境描写,体会情感递进。进行仿写练习,通过动作或环境描写表达特定心情,如“考试前的紧张”。
的内容整理自不同的学习笔记与资源,详细的学习来源已在文中标注说明。希望这份笔记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丰富你的学习体验。
上一篇: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