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官网
国王学院:剑桥的瑰宝与历史的印记
在剑桥大学的心脏地带,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国王学院。这所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在1441年创建的学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宏伟壮观的建筑而著称。
走进国王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壮观的新哥特式门楼。这座门楼在19世纪由威廉威尔金斯设计,其上的雕刻图案展示着亨利七世的都铎徽章,彰显着国王学院的皇家血统与辉煌历史。
穿过门楼,便来到了国王学院的前庭院。这里的氛围古老而庄严,使人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庭院的北侧是著名的礼拜堂,这座礼拜堂因其在平安夜圣经选段与颂歌节的周年广播而闻名于世。建筑师们在此展现了他们的匠心独运,使这座礼拜堂成为整个剑桥市的标志。
前庭院的西侧是吉布斯楼,一座以詹姆斯吉布斯命名的白色大楼。这里曾见证了无数剑桥国王学院学子的成长,其中包括著名的诗人鲁珀特布鲁克。他的才华横溢与国王学院的学术氛围相得益彰,使这里成为孕育文化巨匠的摇篮。
国王学院的建筑群中,还包含了门楼、前庭院、喷泉、亨利六世的铜像、礼堂、吉布斯楼、凯恩斯楼等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共同构成了国王学院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不仅如此,国王学院还是英国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早期的剑桥学者在此讨论马丁路德的学说,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这里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思想的摇篮。
如今,国王学院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学术圣地。它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前来求学,继续书写这所学院的辉煌历史。在这里,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繁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布鲁克,一位才学出众、英俊潇洒的英国诗人,被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誉为“英国最英俊的小伙”。他在一战爆发后,毅然投身皇家海军。命运却在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在前往达达尼尔海峡的航程中,他因血中毒症离世,年仅XX岁。死后,他被安葬在希腊的斯基罗斯岛上。
布鲁克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一九一四年》的十四行诗集,其中《士兵》一首广为流传。他被认为是为国捐躯的英国青年的典型,战争诗人的典范。后期的代表作如《天堂》与《泥土》则展现了他机智与独创的一面。作为“格兰切斯特小组”的核心人物,布鲁克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深远。
在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中,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大名同样赫赫。这位英国经济学家开创的“凯恩斯革命”使他名垂青史,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讲堂毗邻剑河,是国王学院的一大亮点。讲堂内凯恩斯的半身铜像矗立,见证着这位经济学巨人的智慧与成就。
国王学院的餐厅是所有学院中规模最大的,富丽堂皇,墙壁上挂满了名人画像。而图书馆则位于大楼二层,古香古色,藏书丰富。沿着前庭院南侧的石板小路向西前行,便可抵达美丽的剑河。这里是小船泛游、学子寻梦的绝佳之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得剑河更具浪漫气息。许多游客都会来到这里,遥想当年的诗情画意。
国王学院礼拜堂是剑桥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历史与唱诗班传统更是为国王学院增添了无尽的卓然风范。学者草坪上的田园风光,以及剑河西侧草地上吃草的牛群,都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心醉的画面。
本人曾在此地演讲,深感其学术氛围之浓厚,历史底蕴之深厚。每一次回忆,都仿佛被这里的文化气息深深包围。国王学院礼拜堂:剑桥的哥特式瑰宝与文学圣地
国王学院的礼拜堂以其宏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剑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建筑长88米,支撑跨度为12米,穹顶高达24米。石匠约翰瓦斯泰尔在此展现了精湛的石雕工艺,他摒弃了原计划中的枝肋拱顶,代之以令人惊叹的扇形穹顶。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他便完成了华丽的扇形穹顶天花板的建造,这是世界上同类穹顶中最大的。礼拜堂内的彩色玻璃窗以圣经故事为主要情景,透露出浓厚的宗教氛围。祭坛后的装饰画更是引人入胜,鲁本斯的《贤士来朝》生动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国王学院不仅是剑桥的著名景点之一,更是许多杰出校友的摇篮。这里培养了英国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作家霍勒斯沃波尔、政治家弗朗西斯巴西特等杰出人物。这里还走出了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他的《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作品成为文学经典。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诗人鲁珀特布鲁克以及计算机创始人之一阿兰麦席森图灵等也均出自这里。
除了美丽的建筑和杰出的校友,国王学院还与许多文学巨匠紧密相连。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国王学院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他的许多著名小说都在这里创作。帕特里克怀特这位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也在国王学院攻读现代语言,这里的学术氛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扎迪史密斯,这位英国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虽然中学时期不被老师看好,但她坚持自己的梦想,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英国文学,整天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她的作品如《白牙》、《签名人》等广受好评。
国王学院礼拜堂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文学与历史的交汇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气息相融合,体会到剑桥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无论是建筑、文学还是历史,国王学院礼拜堂都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之地。在剑桥的浪漫时光,遇见尼克与扎迪的婚礼传奇
当年轻的扎迪史密斯踏入剑桥的学术殿堂时,她遇见了尼克赖尔德。他们在学术的殿堂里,编织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赖尔德就读于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两人在爱情的熏陶下于2004年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婚礼在庄严而又浪漫的国王学院礼拜堂举行。
剑桥的市政厅背后,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谷物交易所,如今已成为集艺术、戏剧、音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这座由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起并资助的艺术剧场,见证了剑桥的文化繁荣。在这里,无数歌舞剧、音乐会等表演为剑桥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游客信息中心对面的路西,有一座古老的圣爱德..王与殉教者教堂,周围环绕着两家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旧书店。当年,年轻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其中一家书店的常客,这里也是他寻找学术灵感的地方。
格兰切斯特的美景如同画卷一般展开,剑河上的天鹅、野鸭悠然自得,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大片的草地、牧场和牛羊,一幅田园诗般的画面。这里曾吸引了英国诗人鲁珀特布鲁克的心,他选择在这里享受英国乡村宁静的生活。在格兰切斯特,布鲁克与众多知识分子如伯特兰罗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结成了著名的“格兰切斯特小组”,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人文史上的美谈。
布鲁克迷恋于格兰切斯特的田园风光,他曾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与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同裸泳于拜伦潭。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艾伦图灵也在格兰切斯特草地上散步时,获得了人工智能的灵感。
本文所描述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剑桥的历史与文化气息,每一处的风景都如同诗篇般美丽。无论是学术的氛围、艺术的繁荣还是田园的风光,都让人陶醉其中。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对剑桥的向往与憧憬。参考文献:孙克勤等,《剑桥时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本文由孙克勤撰文并摄影,流产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