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浙江省新高考前四年的选考科目赋分现象基于浙江某市的高考数据分析报告
一、序章
随着浙江省新高考的推进,选考科目的赋分制度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浙江某市的高考数据,对浙江省新高考前四年的选考科目赋分难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广大学子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前言
浙江省的新高考制度下,考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成绩的评定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度,这一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不考虑不同选考科目考生群体之间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导致赋分上的不公平。
三、数据概述
本文依据浙江省新高考前四年(2017-2020)浙江某市考生的高考数据,对选考科目进行分析。
1. 有效考生人数统计:指的是6门高考科目(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成绩齐全,且无0分科目的考生。
2. 7门选考科目选考人数变化:通过图表展示,清晰看出各科目选考人数的变化趋势。
四、分析选考科目变化及赋分难度
1. 选考人数变化: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物理和化学的选考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的选考人数则呈现出上升趋势。
2. 赋分难度分析:由于不同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距,导致赋分难度也有所不同。例如,物理、化学等科目由于学霸选手较多,其赋分难度相对较高;而政治、历史等科目由于学渣选手较多,其赋分难度相对较低。
五、确定衡量考生学习能力的“锚”
在进行赋分难度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衡量考生学习能力的“锚”。这个“锚”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分析不同选考科目的赋分难度,从而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六、结论与建议
1. 结论:在浙江省新高考制度下,不同选考科目的赋分难度存在明显差异。物理和化学的赋分难度较高,而政治、历史和地理的赋分难度相对较低。
2. 建议: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除了考虑科目本身的难度和兴趣外,还应考虑赋分难度的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可以选择赋分难度相对较低的科目,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旨在为广大浙江省的考生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高考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锚定能力之舵:解读考生学习能力的衡量新指标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如何有效衡量一个考生的学习能力?这不仅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我们以“语数总分”为锚,尝试解读考生学习能力的深层次含义。
对于涉及7门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而言,“语数平均总分”仿佛一座稳固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犹如一把尺子,帮助我们衡量不同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学习能力。以浙江省新高考为例,选考物理的考生群体的“语数平均总分”明显高于选考技术的考生群体,这背后反映了不同科目选考背后的学习能力差异。
有了这个“锚”,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每门选考科目的“赋分难度系数”。这个系数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科目的赋分难易程度。当物理科目的“赋分难度系数”高于技术科目时,意味着物理科目的赋分更具挑战性。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浙江省新高考前4年的选考科目“赚分”情况。什么是“赚分”呢?简单来说,就是考生在选考科目中获得的赋分是否超过了“公平”平均赋分。如果高于“公平”平均赋分,那就是“赚分”;反之,则是“亏分”。这其中,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便是不同选考科目之间的“赚分”与“亏分”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这种差异,我们设定了一个“锚”【“公平”平均赋分】。它是完全“公平”前提下的平均赋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不同选考科目之间的赋分差异。
我们引入了“赚分”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具体计算出每个选考科目的“赚分”或“亏分”情况。以物理和技术科目为例,2017年物理科目的考生实际上是“亏分”的,而技术科目的考生则是“赚分”的。
这一系列的解读和分析,旨在帮生和家长更深入地理解新高考背景下的选考科目策略。在教育的海洋中,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航道,而“语数平均总分”及其相关指标,就是我们航行的指南针。希望读者能对新高考背景下的学习能力衡量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经过深入分析,以下是对各科目选考情况的详细解读:
一、物理选考情况(物生)分析:
对于选择了物理科目的考生来说,他们在高考中经历了显著的分数波动。从2017年至2020年,物理选考生的“亏分”情况一直存在。其中,2017届和2018届的“亏分”尤为明显,分别达到了7.23分和6.61分。但到了2019届,“亏分”幅度大幅度降低,仅有2.01分,这得益于该届全省的“物生”人数较少,从而触发了某种保障机制。尽管仍有“亏分”,但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通过选择仅面向“物生”的专业(“物专”),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损失,甚至实现分数的盈余。而到了2020届,尽管从赋分角度看仍有些许“亏分”,但大部分考生通过选择“物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甚至大幅度提高高考分数。
二、化学选考情况(化生)分析:
化学选考生在最近四年(2017-2020)的高考中,不仅每年都有不小的“亏分”,而且“亏分”的幅度还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与物理不同,化学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很难通过选择“化专”来弥补高考中的“亏分”。
三、生物选考情况(生生)分析:
生物选考生在2017至2020年间,每年都面临一定的“亏分”情况。其中,2017年和2018年的“亏分”幅度较小,但到了2019年和2020年,这一幅度显著增大。对于生物选考生而言,在填报志愿时通过选择“生专”来弥补高考中的损失,其可能性相对较小。
四、政治选考情况(政生)分析:
政治选考生在2017至2020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较为稳定的“赚分”表现。在四年的时间里,“赚分”幅度相对稳定,未见大幅波动。预计在未来的高考中,政治选考生仍将维持这一稳定的赚分趋势。初步预测显示,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赚分”幅度将保持在大约三分的范围内。
五、历史选考情况(史生)分析:
历史选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较为稳定,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赚分”。其中,尤以在三年前的首次高考中的表现最为亮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赚分”幅度有所减小。预计在未来的高考中,“赚分”幅度将保持在大约两分的范围内。历史学科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考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认可。历史选考生们应当继续努力深化知识理解,争取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他们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专业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拓宽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范围。
六、地理选考情况(地生)分析:地理科目在高考中的表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从过去四年的情况来看地理选考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赚分”。其中在三年前的首次高考中表现尤为突出但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和变化预计在未来的高考中地理选考生将继续保持一定的赚分趋势幅度大约在一点五分左右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因此拥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和应用价值对于想要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来说选择地理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他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总的来说各科目选考生在高考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