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模式高考「为什么会进入贤者模式」
高中岁月,谁没有过疯狂?
在那风华正茂的高三下学期,学习逐渐从变成了一种枯燥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知识的储备,所谓的复习,似乎只剩下了无尽的卷子和讲题。我自恃成绩出众、精力旺盛,于是心中萌生了逃学的念头,渴望在网络的海洋中放飞自我。
白天是不可能的,整个高三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那么,只有夜晚,那个被门卫和规章束缚的时段,才能稍稍释放生活的枯燥。但是?学校处处有监控,这简直是一场不可能的挑战。
正值天气渐热,学习压力沉重,同学们的心都有些浮躁。晚上难以入睡,许多人都选择回家休息。我们学校很人性化,鼓励情绪不稳的同学办理走读证,让他们回家调整。于是,我决定向班主任老杨提出申请。
某个课间,我向老杨坦露了心迹。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我笑道:“你也要回家啊?你不是一直都很坚强吗?”我解释说是最近压力真的很大。老师听后没说什么,递给我一张单子让我填写基本信息。
填完单子后,老杨开始打电话核实家长意见。我心中暗喜,对于我这种“老油条”,早就做好了防备。父亲一栏的号码是我同学的,他正在厕所里蹲坑,拿起手机准备冒充我爹。而母亲一栏的号码则是自己的,但手机关机,肯定是打不通的。
不出所料,老杨拨打了父亲的手机。“喂,是XXX家长吗?”电话那头传来声音,“是的,我是。”“噢,我是XXX的班主任,他现在想申请走读证,你们家长同意吗?”我紧张地等待电话的结果。“同意的同意的。”电话里的声音让我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变得轻松许多,我终于有机会在夜晚放松自己。然而回首这段经历,不禁感叹高中生活的压力与挣扎。每个人都有过疯狂的时刻,那些时刻或许正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在平淡的日子里,我获得了走读证的特权。每天晚上自习后,我总是悄悄溜到小卖部,买些面包边走边品尝,等走到校门口时刚好吃完。我潇洒地扔掉垃圾,高举走读证向保安示意,然后自由出入。
尽管我的行动看似平常,但内心早已燃起激情的火焰。学校到网吧的距离大约是三公里,而我总是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狂奔而去。
“老板,包夜。”包夜的费用是十二元,再加上一桶泡面和一瓶水,总共二十元。说实话,我去网吧并不是为了玩游戏,而是为了享受“逃学上网”的过程。游戏本身并不能给我带来多少快乐,但逃学的过程却让我兴奋不已。
尽管我选择了玩穿越火线这款游戏,但我的游戏技术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真是丢人啊!)每天从十点开始,一直打到凌晨两三点,期间吃点泡面,美美地睡一觉。睡前不忘和网管约定,五点的时候叫我起床。
那段时间,我每天的作息就是在网吧和学校之间奔波。早上五点从网吧出发,回学校参加晨跑、早读、吃饭、上课。中午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可以狂睡近90分钟。那时候,只要脑袋一碰到桌子,我就能立刻入睡。醒来后,一直熬到晚自习结束,再去网吧。每天只睡大约四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我也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于是,我决定在寝室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巧合的是,那天晚上我们老杨正好来查寝。他看到我时非常惊讶,“咦,你不是走读了吗?”我也是老江湖了,面色不改,对答如流。我告诉他,今天我爸妈不在家没人接我,所以我就没回去。我又成功地躲过了一次危机。
在网吧与学校的两点一线之间,我度过了一段充满激情和冒险的日子。虽然生活简单枯燥,但我却在这种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刺激。每天奔波于学校和网吧之间,尽管辛苦,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这段日子也成为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第二天,我满怀期待地再次前往云网咖,然而却失望地发现网吧居然关门了。无奈之下,我只好转向另一家网吧,但那里的环境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紧接着,次日的校园生活中,课间时分,老杨走进了教室,并在我的身旁停下,叫我出去。我心中一阵紧张,急忙在脑海中回想最近是否有任何不当的行为或留下的痕迹。
老杨温和地开口:“你最近压力是不是很大啊?”
我点点头,有些迷茫地回应:“嗯……怎么了?”
老杨继续说道:“没什么,我看你黑眼圈很重,少熬夜。高考临近,不能太拼。”
我答应着:“恩恩,我知道了。”
随后,老杨似乎有些犹豫地告诉我:“还有啊,你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是不做的好。”他的语气虽然依旧温和,但却让我心生恐惧,我以为我的秘密已经被发现。
我慌乱不安,不知道老杨指的是什么。他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我惊讶他夸张地嗅了嗅空气,然后悄悄告诉我:“少抽烟,别到时候像我一样,都戒不掉。”说完,他挥挥手,示意我室去。
我愣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我无法解释身上的烟味是因为昨晚泡网吧留下的痕迹。老杨不愧是资深烟民,恐怕他只要愿意,就能准确辨别出我身上烟味的具体来源。这让我感到恐惧极了。
事情并未结束。尽管我害怕被老杨发现我抽烟的秘密,我还是会前往网吧。我已经不再玩游戏了。游戏的刺激已经让我无法承受。我开始在网吧看电影是正经的视频。我把豆瓣电影Top 50中没看过的电影都用两倍速刷完了。这还不足以满足我,我开始看CCTV的纪录片。每一部影片都让我沉浸其中,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然老杨的提醒让我心有余悸,但我找到了在网吧的新乐趣那就是通过电影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书名暂定为《夜阑听史:流年里的学术微光》。内容如下:
陈寅恪、王国维、蔡元培等学术巨匠的传奇故事,犹如一曲流淌的清泉,深深吸引着我。每当捧起这本书,我的心便随着书页翻动而起伏不定,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与那些大师们一同感受人生的浮沉与追求。
我常常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困得无法坚持,但当我看这些关于历史的纪录片和影片时,却仿佛注入了强心剂,毫无困意。在那三天的时间里,着中午那短暂的九十分钟睡眠苦苦支撑。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仍心有余悸。
看完那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后,我仿佛进入了贤者模式,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无法再吸引我的目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另一部关于宇宙的纪录片。尽管这部纪录片的内容晦涩难懂,信息量巨大,涉及的知识也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如时空扭曲、虫洞、弦理论等。但越是困难的东西,越能激发我的斗志。
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在网吧里却并非沉迷于游戏,而是投身于高深数学物理的学习。那个少年在网咖里勤奋学习课外知识的背影,被他的父母和老杨看到了。曾经气急败坏的父亲变得温柔,焦急不安的母亲变得平静,而一直眉峰紧聚的老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故事成为高中里的一段佳话。
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些历史巨匠们的风采和学术成就。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体系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他们的成就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知识和境界。
《夜阑听史:流年里的学术微光》不仅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追求的书籍。它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激发我们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热情。希望这本书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流年里的学术微光,照亮了黑夜,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感受那些学术巨匠们的智慧和魅力,让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本书希望对所有读者有所帮助,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