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英寸「六英寸是六寸吗」
在全球芯片行业经历一场罕见的砍单潮,众多企业面临严寒之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却迎来了市场的倍增与产能扩张。三星半导体部门负责人Kyung Kye-hyun预测芯片销售大幅下滑态势将延续至明年,而野村证券也大幅调低了今年全球芯片出货成长率。与此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正在崛起,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企业在二季度财报中透露了碳化硅业务的强劲增长态势。安森美预计其碳化硅营收将同比增长三倍,并计划在2025年前将产能扩大到目前的十倍以上。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业务也将获得显著增长,并受益于汽车、工业等领域的需求而筹划扩产。Wolfspeed作为全球LED照明巨头科锐旗下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部门,也在积极扩大碳化硅生产规模,计划在北卡罗来纳州建造新的碳化硅工厂,该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硅材料工厂之一。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源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成熟以及其材料优势。相较于传统硅基芯片的下行趋势,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崛起更多是技术革新的结果。它们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采用碳化硅元器件的价值远高于传统元器件,能够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减小电池和逆变器的体积和重量,并减少冷却要求,为汽车制造商带来显著的效益。据统计,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碳化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电动汽车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更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纳微半导体等企业在拓展市场时,不仅关注电动汽车领域,还积极开拓太阳能和储能、铁路、电网、工业电机等更广泛的工业市场。氮化镓等材料在军舰上的相控雷达、高铁上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领域也有着广泛且必不可少的应用,民用市场、市场规模上限都很高。
纳微半导体的决策体现了其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在收购碳化硅企业GeneSiC的他们也看到了氮化镓和碳化硅两种材料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全面拓展业务。他们在客户开拓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军工等多个领域都拥有了头部客户。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第三代半导体市场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虽然市场预测存在乐观和激进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正在改变全球电子产业的游戏规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它们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与氮化镓:未来功率市场的潜力之星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至2025年,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功率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47.1亿美元,相较2020年的7.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45%。尽管纳微预测在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但即便是相隔一年的预测也存在高达五倍的差距。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或许源于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然而各界的共识却聚焦在产业的未来高增长趋势上。
第三代半导体的乐观预期,与其在电动汽车产业中的核心驱动地位密不可分。要想提高电动车续航能力,既要开源增加电池容量,也要节流采用性能更佳的碳化硅功率元件。碳化硅因其出色的性能,如高禁带宽度、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压和电子饱和漂移速率等,使得它在高电压、大功率环境下表现更优异,传导效率更高。据天风证券测算,电动车使用碳化硅材料可使电机逆变器效率提升4%,续航提高至少7%。特斯拉的案例也显示,碳化硅模块替换传统的硅模块可以大幅降低开关损耗和系统效率。尽管替换成本增加,但长远看,整车效率的提升足以通过更小的动力电池实现成本回收。
单纯的续航里程提升并不能完全缓解人们的续航焦虑。真正能缓解焦虑的其实是快充速度,而这同样离不开第三代半导体的助力。华为的研究显示,采用800V高压模式的快充可以支持更高效率的充电过程。在这里,具备耐高压、耐高温、高频优势的碳化硅器件是最佳的选择。除了电动车领域,碳化硅还在特高压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鲁川甚至预测,第三代半导体的产业规模未来将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除了上述领域的应用,第三代半导体照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据CASA数据,2020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整体产值已经超过7100亿,其中半导体照明产值占比较大。在国际产业竞争中,中国往往先取得产能规模上的优势,再逐渐攀升技术高峰。光伏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否也能复制这一成功之路呢?
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厂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地位。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美国已经开始了围堵之路。尽管如此,只要中国厂商的技术过硬,就能无惧这些围堵。例如,美国国防部因发现中国制造的特殊磁铁在F-35隐身战机的涡轮发动机中的关键作用而暂停接收战机,但最终因为无法找到其他供应源而不得不放宽从中国进口这种磁铁的限制。这再次证明,拥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中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它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实力以应对外部压力并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产业的逆袭。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国内碳化硅项目风头正劲,吸引了众多汽车巨头的目光。上汽、北汽、广汽、吉利等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布局本土碳化硅产业链。与此中国的一批上市及待上市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上半年增长势头迅猛。
北方华创和斯达半导的业绩报告便是一个生动例证。北方华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44亿元,同比增长50.87%,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43.16%。斯达半导同样表现出色,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中国电科的碳化硅器件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处于国内前列。不仅装车量达到百万台,还成功发布了新一代碳化硅晶片产品。与此中国电科第55研究所研发的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在星载领域也实现了批量工程化应用,彰显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实力。
天岳先进也在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8英寸碳化硅衬底,具备良好结晶质量,并在全流程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在氮化镓领域,国内企业也在各个方面均已实现布局,包括衬底、外延、设计、制造等。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指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对芯片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且芯片制造工艺门槛相对较低,投资额较小。这些优势使得中国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各地方纷纷掀起投资热潮,初步形成了五大重点发展区域。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渗透率的逐年上升,碳化硅和氮化镓的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虽然它们与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但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无疑将为中国企业反超国际巨头提供一次宝贵的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领域来,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繁荣发展。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创新成果涌现出来,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活常识
- 六英寸「六英寸是六寸吗」
- 土豆泥饼的做法大全图解(土豆泥饼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窍门)
- 电子产品大:性能使用技巧与维护知识有哪些
- 四川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
- 如何选择合适的真空清洗机 选购指南与注意事项
- 甄美颜眼影盘色号如何选择 甄美颜眼影盘好用吗
- 索尼投影仪驱动
- 京东极速版拉新怎么算新户 京东极速版拉新怎么算新户
- 全球十大好色国家
- iphone手机一键清后台设置 苹果手机怎么一键清除后台
- 高考艺考生录取(高考艺考生录取原则)
- 大敌当前
- 2025山西过年的时候气温是多少度 2025山西过年的时候
- 繁华背后隐藏的温情与感动是什么
-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具体指的是什么)
- 古典辣妹组合:如何演绎经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