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新民歌有何发展史?

生活百科 2025-04-07 23:56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20世纪初,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了序幕,各根据地涌现出众多革命民歌,它们像燃烧的火焰,点燃了人民的激情。进入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步伐,社会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新的内容与风貌。

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在新民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那些歌曲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剑,削铁如泥,砍破黑暗的旧时代,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民歌,则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描绘出人民乐观向上、艰苦创业、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这些歌曲充满了活力与激情,激励着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新民歌音乐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用现有的歌曲调填上新词,稍作改动,使其焕发新生。革命战争初期的新民歌和民间歌手的创作,多采用这种方法。例如,《五卅运动》这首歌,就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将《孟姜女》的曲调填上工人斗争的新词,然后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第二种,较完整地沿用现有民歌的曲调骨架,对其曲调进行局部的调整,以适应新内容的表现需求。如抗日战争时期产生在陕北根据地的《绣金匾》,便是在当地民歌《绣荷包》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还有许多专业作曲家根据某民族、某地区的民歌特点创作出的具有浓郁民歌风格的歌曲。这些歌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广为传唱。如冼星海的《二月里来》、刘炽的《新疆好》、欧阳谦叔等的《洪湖水,浪打浪》等。这些作品虽然富有民歌特色,但在习惯上,我们并不将其列入中国民歌的范畴。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民歌,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民的心声。它们如同一朵朵绚丽的花朵,在中国文化的园圃中绽放出迷人的芬芳。

上一篇:年会策划要注意什么事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