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被翻译成刺激1995?
本文讲述的是一部鲜为人知的电影佳作,它在199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备受瞩目,但最终未能摘得桂冠,当时众多顶尖导演的作品齐发,实力超群。虽然该片未曾在中国正式公映,但它却有着一套优秀的国语配音音轨。
相信许多观众都是在DVD片源丰富的年代,受到卖碟小贩的推荐,才接触到这部作品的。那些最早一批的盗版贩子,他们的推荐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于是,这部电影便在人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许多人征婚网站上最喜爱的电影之一。关于这部电影的命名却颇有些曲折。在港版的译名中,这部电影在1994年上映时被称为《月黑高飞》,给人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然而在台湾却推迟到了第二年才上映,名字也改为了《刺激1995》。这样的命名方式显然缺乏逻辑,因为这样的译名方式并不科学。为什么这样翻译呢?这或许与台湾在引进电影时的特殊习惯有关。例如,在引进奥斯卡最佳影片《骗中骗》(The sting)时,他们将其译为《刺激》,这种翻译让人不禁猜测他们的英语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引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后,台湾片商为了与之前的电影进行区分,居然在片名后加上年份,将其命名为《刺激1995》。这种决定无疑让人觉得相当随意且有些冒犯。
类似的命名方式继续延续到了后续的电影引进中。例如,《重返伊甸园》(Return To Paradise)在台湾也被译作《刺激1998》。这种对于本土文化情结的过度自大有时也是让人有些无奈。对于当年的我来说,虽然收藏的那张D9封面上印着“刺激1995”,但为了拥有更多的国语音轨和部分花絮,我也只好接受了这样的命名方式,将其珍藏在箱底。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虽然已经夜深人静,但我还是不愿拿出珍藏已久的影片来拍照分享。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和趣味,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欣赏到这部被奉为神明的电影佳作。